自2017年以来,金融监管持续升级,监管令密集发布,大额罚单不断开出。据统计,去年,金融监管部门(原一行三会)共出台重要监管文件超过20个,行政处罚超2700件,罚没金额超80亿元。其中,前11个月,证监会作出的处罚中罚没款金额逾70亿元;2016年全年罚没总额42.83亿元。
2018年,金融监管延续“史上最严”的模式,前7个月累计罚没金额已经接近去年前11个月的总和。
据企业预警通APP数据不完全统计,截至7月29日证监会及其派出机构在2018年累计发布1429份处罚文书;累计罚没金额65.16亿元,其中,出现了史上最大罚单:北八道集团有限公司因操纵市场共被罚没56亿元。
证监会及其派出机构共针对30家券商及其营业部累计发布了42张“罚单”。内控不完善、未依法履行职责是券商被罚的重灾区。
证监系统年内开出1429份处罚公告
企业预警通APP数据显示,截至7月29日,证监会及其派出机构在2018年累计发布1429份处罚公告,其中证监会公布543份,占比38%,各地证监局公布886份,占比62%。处罚对象个人占比相对较多,有909次,占比63.61%;机构为520次,占比36.39%。
单月数据来看4月份开出的罚单最多,达270份,差不多平均每天9张罚单;5月份、7月份单月处罚公告均超过200份。与去年同期相比,1月、2月和4月发布处罚公告数量有较大增长,其余月份差距不大。
按处罚类型来看,主要集中在警示、罚款、责令改正、立案调查、没收违法所得等处罚方式。
罚没金额方面,截至7月29日,证监会共罚没金额65.16亿元中,对机构罚没58.97亿元,占比90.50%;对个人罚没6.19亿元,占比9.50%。
在今年被处罚的机构中,出现了证监会史上最大罚单。北八道集团有限公司因操纵市场行为共被罚没56亿元。北八道集团已于5月30日被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法定代表人林惠惠也于7月2日被证监会纳入第二批严重失信被执行人名单。
证监会今年针对操纵证券市场的处罚力度不减,针对个人的处罚中前十中,有六人都由于涉及操纵市场而被处以巨额罚金。
30家券商累计吃42张罚单
券商作为资本市场重要中介机构,在持续的高压金融政策环境下,大部分还是坚持合法合规经营。上半年所有的429份罚单中,有42张“罚单”开给了券商。
截至7月29日,证监会及其派出机构共针对30家券商及其营业部累计发布了42张“罚单”。内控不完善、未依法履行职责是券商被罚的重灾区。
公司本身及其营业部受到两次以上处罚的券商有以下几家:国信证券(4次)、西南证券(3次)、浙商证券(2次)、国金证券(2次)、中原证券(2次)、东海证券(2次)、光大证券(2次)、东方财富证券(2次)。
据企业预警通APP统计,国信证券被处罚次数最多,被处罚金额在券商中也最多。
6月21日,国信证券公告称,公司收到证监会《行政处罚决定书》。因华泽钴镍保荐业务和并购重组财务顾问业务行为,违反相关规定,保荐业务被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没收保荐业务收入100万元,并处以300万元罚款;并购重组财务顾问业务被责令改正,没收并购重组财务顾问业务收入600万元,并处以1800万元罚款。
17名证券从业人员被罚
此外,证券从业人员不得炒股,是目前证券业内的一条铁律,不过在利益驱动下,仍有部分证券从业人员试图挑战法律底线。
券商中国记者统计显示,截至目前,年内已有17名证券从业人员被罚,罚没款项近7000万,其中,12名从业人员的处罚案由为“违法买卖股票”、5名从业人员的处罚案由为“私下接受客户委托进行证券交易”。
根据去年证监会行政处罚案例发布汇总信息,2017年全年共有7名证券从业人员因违法买卖股票被罚,2名人员因代客炒股被罚。由此可见,在今年仅7个月的时间内,监管部门通报证券从业人员处罚情况的数量已超去年全年水平。
在今年以来公布的17名证券从业人员被罚案件中,有5名的处罚系由证监会直接作出,其余12名则分由江苏证监局、上海证监局、安徽证监局、广东证监局等地方监管部门作出。从处罚金额上看,17名证券从业人员的罚没款近7000万元。此外,证监会对2名从业人员分别采取5年证券市场禁入、3年证券市场禁入的措施。
受罚的17名从业人员中,有13名在各地营业部任职,占比超七成,营业部成处罚“重灾区”。由于证券公司营业部遍布各地,经纪业务条线员工数量众多,难免有个别员工以身试法。据部分行政处罚决定书中透露细节显示,部分营业部员工利用营业部电脑、单位电脑等操作亲属、朋友账户,因而被予以处罚。
涉及券商包括:方正证券、中银国际证券、财达证券、五矿证券、华安证券、国元证券、恒泰证券、中金公司、民族证券、太平洋证券、安信证券、国联证券、山西证券等13家券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