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2018年,整个电影产业都沉浸在一片喜悦中。2月28日,中国电影跨过了单月票房百亿大关,创造了电影史上最高的单月票房纪录。
这并不是2月创造的唯一纪录。
今年春节档,6天报收56亿元票房,成为成绩最好的春节档;大年初一,单日票房达12.69亿,刷新了内地市场几乎所有的内地票房纪录,并打破了全球单一市场单日票房纪录;单日观影人次3217万,打破了全球单市场单日观影人次纪录;大年初一至初三,累计票房32.32亿元,打破了全球单市场周末票房纪录。
此外,中国电影市场2月共放映影片822万场,吸引2.59亿人次观影;春节档观影人次达1.4亿人次,均为行业最高。
这种红利从开年的贺岁档维持至今。
1月初,《前任3》、《芳华》点燃了市场,两部影片相加票房破30亿;1月下旬,文艺气质的《无问西东》创造了7.53亿元票房……这提前烧热了中国电影市场,也给春节档的爆发奠定了基础。
进入春节档,《唐人街探案2》取得票房28.42亿,《红海行动》24.56亿,《捉妖记2》21亿……分别位列2018年票房前三。其中,《唐探2》、《红海行动》跻身华语电影票房前三。
一系列捷报之后,有行业人士预测今年票房大盘将超700亿元。
不过,一位资深电影行业观察者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尽管上半年走势不错,但并不看好2018年市场,下半年可能还会逐渐下滑,能否超过700亿,取决于今年暑期档表现。
从目前已公开的片单来看,今年暑期档定档影片包括《狄仁杰之四大天王》、姜文导演的影片《邪不压正》、黄渤的导演处女作电影等。
2017年,全国总票房558亿,其中,暑期档的《战狼2》贡献了56.8亿票房,占比10%,也创造了今年2月之前的最高单月票房纪录。暑期档表现对整年票房至关重要,也会间接影响中秋、国庆档的市场表现。
今年的暑期档不能太乐观。这个判断来自一个行业著名的“逢偶必丧”理论,即到了偶数年,奥运会、世界杯会占据舆论头条,尽管这不是绝对的排他关系,也会造成一定影响。
说到底,产业票房能否暴涨,核心并非在于日常观影人群,而是增量人群。春节档的数据充分证明了中国存在大量潜在观影人群,如今,这些人正在转化为日常观影。
这是一个行业中最正向的走势,也是市场逐渐转好的基础逻辑。行业渡过了市场化的初级阶段,粗放的发展方式后,正在回归理性,即由观众选择内容,好内容才是获得票房和收入的核心。
同时,这也是需要给行业泼冷水的原因之一。上述观察人士表示,观众正在成长,但上游风险最大,目前只有少量公司可以保证持续产出质量恒定的内容。
“振兴票房,从头到尾就不该由院线大佬讨论,怎么更新影院、怎么提高服务,也跟观众需求无关,而全部是上游创作者的事情,呼吁加大加深创作,别让观影热潮退了。”
这种开年红利能否持续到2018年的全年市场?根本在于市场提供的内容品质。当电影行业形成了iPhone和用户的关系模式,就是产品直接到用户,也就形成了良性的市场态势。2018年前两个月,大大鼓舞了行业士气,行业也似乎进入了最好的时候。按照以往每个季度的票房走势,很有机会超越2017,但能否维持开年局面,创下700亿元票房,显然还是一个问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