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2017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也发布了《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提出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是当前推进人力资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迫切要求。同时,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因此高校实施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校企“双主体”共建协同创新平台,实施协同育人、协同创新,校企共同担负起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职责,是时代的要求和历史的选择。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在创新型人才培养方面走在了全国职业院校前列,经过多年探索和实践,创造性地提出了“联盟制、项目制、导师制”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新模式,取得了突出成效,在全国300多所职业院校推广和实践,均取得了明显成效。
创新型人才培养新模式的内涵
基于产教融合战略,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通过与企业深度合作,创建“校企联盟”,校企共同创建“协同创新平台”,营造创新实践环境,形成“联盟制”;利用合作企业提供的真实项目资源,驱动学生创新,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形成了“项目制”;实施“导师”负责制,提升学生创新实践管理水平,形成“导师制”。最终形成以“联盟”为“保障”、“项目”为“载体”、“导师”为“抓手”的计算机类专业“联盟制、项目制、导师制”创新型人才培养新模式。
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新举措
依托校企联盟构建创新平台,解决协同创新难落实的问题。“联盟制”是指在政府引导下,以产教融合为目标,以校企合作为基础,通过校企组建专业联盟,校企“双主体”共建应用技术研究所、工程技术中心、创新工作室等创新实践基地,并以此为载体搭建协同创新平台,校企之间相互补充与配合、共享和整合各种资源,实现协同创新与协同育人。
学校通过创建电子信息类专业校企联盟等组织,在政府主管部门支持下,吸收华为、中兴、浪潮集团等117家电子信息类知名企业加盟,通过联盟组织搭建协同创新育人平台。学校先后与华为、启明星辰(002439,股吧)信息股份公司、中科院重庆绿色智能研究院等37家企业深入开展校企合作,校企共同创建机器人等11个生产性实训基地、现代学徒制等16个校外基地、云计算等4个工程中心、嵌入式等17个创新工作室、慧居智能企业等9个校内研发中心、信息安全等3个应用技术研究所,构建校企协同创新平台,形成校企“双主体”协同育人、协同创新的创新生态圈。
依托“联盟”组建“协同创新平台”,校企共同开发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开发课程、共同开发创新项目等,为创新型人才培养提供条件保障;同时“协同创新平台”为企业提供了183项技术服务,校企同步发展,产教融合成效显著,校企“双主体”协同创新得以落实。校企联盟成为校企双方资源整合与对话的桥梁和纽带,把产业生产链、技术链等创新因素融入到人才培养全过程、各环节,为校企双方协同培养创新型人才提供了基础条件保障,解决了创新主体对接不畅通,协同创新“难”落实的问题。
采用“项目制”,解决创新能力“难”提升的问题。该模式中的“项目”分为“学习型项目”、“技术服务项目”和“科研项目”3种类型。其中,57家企业项目案例和由13种技能大赛转化开发的36部教材(21部“十二五”国家规划教材)为“学习型项目”;信息工程、软件开发等项目资源为“技术服务项目”;企业技术创新和技术研发类项目资源为“科研项目”。三类项目在6个学期分阶段实施,贯穿创新型人才培养全过程。
依托协同创新平台,在第1至4学期面向所有学生实施学习型项目,在第5至6学期面向所有学生实施技术服务项目,同时在第5至6学期遴选技术较好的学生实施科研项目,指导学生按项目分析、项目设计、项目实施、项目验收等环节完成项目,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锻炼,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得到提升,学生逐渐从技术新手到技术熟手,再到技术能手。“项目制”为创新型人才培养提供引擎和载体,解决创新能力培养“说教多、实战少”,能力培养不深入,创新能力“难”提升的问题。
建立“导师制”,解决创新型人才培养缺乏有效管理手段的问题。以项目为载体,按3类项目特点,分别实施“导学”、“导做”和“导研”活动。“导学”,即导师针对所有学生,在网络安全实训室等“理实一体化”实训室,以学习型项目为载体,通过项目化教材,采用项目教学法组织教学,主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导做”,即导师针对所有学生,通过在软件工程等生产性实训基地,指导学生实施软硬件开发等技术服务项目,主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导研”,即导师选拔创新基础好的学生参与技术革新、产品研发等科研项目,主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8年来,仅计算机学院参与科研项目的学生就有1625人,培养技术拔尖人才692人。
通过项目引领,导师全程指导学生参与创新实践活动,训练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科学素养,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导师制”为创新型人才培养实施提供了有力抓手,解决了创新人才培养过程管理不到位,“难”管理的问题。
该模式在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校内14个专业应用、25个专业推广,取得31项国家级和56项省部级标志性成果,培养了6000余名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计算机类技术技能人才,获得政府、行业、企业和社会广泛认同,在全国高职其他专业也具有较高推广应用价值。(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 武春岭、李腾、何欢、童世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