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前三季度给了石油公司们一些喘息之机。但如今油价的快速下跌,再次牵动着市场的神经。
就在一个月前,全球市场分析人士、国际石油公司还在高喊年内油价破百,转眼之间,油价近几周已经完全回吐8-9月的增幅。
截至记者发稿,WTI原油价格从九月中旬的高点76.41美元/桶跌到56.17美元/桶,不到两个月跌幅高达26%;布伦特原油价格同样从九月中旬高点86.29美元/桶跌至65.47美元/桶,跌幅超过24%。
在这种情况下,石油公司们坐不住了。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独家获悉,受油价影响,近期许多地区石油公司接到总部通知,暂停原本要举行的预算对接会。“原计划的会议被暂停,很有可能是因为公司总部要对计划进行重新调整,跟近期油价有非常大的关系。”一位石油央企人士告诉记者。
更为严重的是,油价如果继续下跌,触及到石油公司的成本线,对于目前中国整个的能源供给形势将会有巨大冲击。
再次准备过冬?
对于中国的石油公司来说,今年是难得的一波喘息的机会。
上述石油公司的人士告诉记者,今年公司的效益不错,特别是在年中,整个集团都在研究未来增储上产的计划,也对后续的一些投资追加增加了信心。
对国内陆上油田来说,目前的盈亏线的成本在50美元/桶左右,截至第三季度,平均的实现油价在65美元/桶左右,盈利情况还算不错。海上油田亦如此,今年上半年,中海油股份披露其桶油成本为31.83美元,实现油价为67.36美元/桶,盈利状况非常丰厚。
于是,今年前三季度给了石油公司们一些喘息之机。但如今油价的快速下跌,再次牵动着市场的神经。
首先,经历四年的“降本增效”,特别是今年以来“降本增效”已经上升为石油公司的长期工程之后,后续成本下降的空间非常有限。“就像挤海绵,开始挤水分的空间很大,现在往后降低成本的空间真的非常有限了。”上述石油公司人士说。
其次,经历三年的“节衣缩食”,许多油田的基础设施没有得到进一步投资,更新换代相对落后,如果再来一波油价下跌,不仅生产的效率有可能受到影响,石油工人的工作环境和待遇,包括对未来的信心,很有可能难以得到改善。
最后,在资本层面,因油价上涨,许多储量得以经济化开发,折旧费用也快速收缩,加上油价上升,财务数据会非常好看,不仅有更多现金腾挪,也会提振资本市场对于投资石油公司的信心。而之后快速下降的油价,只会让折旧费用再度上升,能够经济开发的储量在失去经济性后,也会在财务报表上剔除;更不用说油价下降会直接影响到石油公司的收益,资本市场对于石油公司的价值还会重估。
“尤其是,油价还是在年底下跌,今年可能还好说,明年的规划和投资怎么做,这是摆在我们面前非常现实的问题。”上述石油公司人士告诉记者,“油价下跌的时机,可以说非常尴尬了。”
特别是对中国石油公司来说,其不仅承担着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经济任务,更承担着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政治使命。
然而,一旦油价快速下降,对于国内增储上产会产生不利影响。“我们集团和地区公司正在抓紧研究落实新增储量和产量,如果后续油价再次下跌,真的很难预估它对于生产的影响。”他说。
从紧缺到过剩
就在9月底,大家的预期还不是这样。
那时,几大石油公司的三季报刚刚出炉,无论是国内的国有石油公司,还是国际石油公司,今年三季度均取得了非常强劲的业绩,现金流一片大好,对于未来的业务发展也是充满信心。
彼时,受委内瑞拉国内局势,和即将落地的伊朗制裁的影响,全球市场对于未来的原油供给持相对悲观的态度,在需求面基本没有变化的情况下,有些机构甚至预计原油价格将会站上100美元。
随后的10月,沙特首次不再遵守减产协议,增产9万桶,俄罗斯10月增产5万桶,验证了此前两国增产的言论。11月,伊朗制裁落地,八国获得豁免,就在一夜之间,市场对于原油市场的看法发生了一百八十度的转变。
再之后,一个又一个的利空消息让市场彻底慌乱。美国原油库存持续增加,地缘风险影响消失,中美贸易战的升温,导致市场对于全球后续经济发展的预期调低。
两大原油期货的跌幅,也纷纷刷新自2014年以来的单月下跌记录,原油期货多头竞相离场,抛售手中的合同,WTI多头合同数已经超过8周连续下降,资本面上几乎形成“踩踏”。
15日,OPEC最新月报上调了非OPEC供应预期,下调了未来需求增速预期。对于油价而言,没有一个消息是好消息,市场信心受到了严重打压,且一时半会看不到回暖的希望。
后续,有两个或许会对油价形成支撑的消息。其一,就是在月底阿根廷举行的G20峰会上,国家主席习近平与美国总统特朗普会否达成贸易方面的共识;其二,就是十二月的OPEC会议上,产油国们能否再度达成减产协议。
在这之前,石油公司需要考虑的,是怎样调整自己的生产节奏,还有,就是明年的油价会怎样?(记者綦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