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晨光文具(603899.SH)发布2018年业绩报告,报告期内营业总收入85.3亿元,同比增长34.3%;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8.1亿元,同比增长27.3%。扣非后归母净利为7.49亿元,同比增长37.63%。
不过,《投资者网》研究发现,比照2017年的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增长率,晨光文具2018年出现了业绩增速减缓的现象。此外,公司新业务连续6年亏损,产品质量问题屡次被曝光。在竞争加剧,增长放缓的行业大背景下,晨光文具可谓转型艰难。
毛利率下滑,存货逐年递增
晨光文具的产品主要为办公文具、书写工具和学生文具,其中,又以办公文具类产品的产销占比最高。2018年,公司的办公文具销售收入同比增长62.82%,达到46.1亿元。但该类业务的毛利率仅为18.97%,远低于书写工具和学生文具的毛利率——报告期内,两类产品的毛利率分别为34.83%和33.50%。受此影响,报告期内,晨光文具的整体毛利率仅为25.8%,较上年降低0.8个百分点。
子公司科力普主要负责晨光文具的办公文具业务。然而,该产品还不够成熟,自有产品贴科力普牌的比例还很小,销售推广难度大。2018年,晨光文具销售费用较去年同期增加 2.19亿元,主要是由于科力普业务扩张,引进销售人员较多导致薪资总体水平有所提升(薪资及劳务费,较去年同期增加 7,948 万元),同比增长28%。
此外,公司研发人员的数量(418人)占公司总人员数量的比例为11.38%,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比例仅为1.34%。
根据制笔协会统计,2017年制笔行业249家规模以上企业主营业务收入287.13亿元,同比下降3.84%;实现利润16.94亿元,同比下降11.15%。2018年全国制笔行业主营业务收入比上年同期减少10.21亿元,增速-5.39%,利润比上年同期减少2.29亿元,增速-19.66%。
《投资者网》注意到在行业整体增速放缓的背景下,晨光文具产品库存量逐渐增加。据2018年年报,公司书写工具、学生文具和办公文具库存量比上年分别增加11.49%、3.61%和12.94%。相应地,晨光文具的存货余额和存货跌价准备亦是逐年递增。2018年期末,公司存货余额首次突破10亿元,计提跌价准备逾千万。
转型承压 新业务连续6年亏损
近年来,在无纸化阅读和新零售的驱动下,文具市场也在悄然变革。晨光文具在变革求新上,很早就开始了布局。在新零售业态,晨光文具自2013年起先后布局了晨光生活馆和九木杂物社。晨光生活馆的定位是全品类一站式文化时尚购物场所,九木杂物社以高龄学生、18岁-28岁女性为主的年轻人群及其家庭成员为受众。九木杂物社是经过晨光生活馆的探索后迭代形成的一个相对独立的零售品牌。
然而,新零售业态前期投入成本过高,同类竞争激烈。2018年,晨光生活馆(含九木杂物社)实现总营业收入3.06亿元,亏损0.303亿元,近6年来累计亏损高达0.97亿元。
《投资者网》走访发现,晨光文具旗下零售大店往往会选择开设在环球港、大悦城等购物中心商业体中,场地租金和运营费用高。由于文具类产品的毛利并不高,低收益很难对冲所产生的高成本,导致其长时间处于亏损状态。据了解,晨光文具生活馆坪效是8000元左右,九木杂物社坪效大致是18000元左右,二者均不算高。
值得一提的是,中心商业圈中的文具市场竞争同样激烈。《投资者网》在对一些商圈的观察中,也发现了言几又、钟书阁等品牌的零售布局。与此同时,无印良品、名创优品等综合零售门店在产品上也与晨光文具有重叠竞争。
对晨光文具而言,高档商圈的门店布局可以提升品牌的美誉度、知名度,然而,连续的亏损无疑给这一战略打上了一个大大的问号。总的来看,在应对新零售趋势的变革中,晨光文具的品牌优势并不明显,定位缺乏竞争力,转型压力重重。
产品质量问题频出
在竞争压力剧增的同时,晨光文具也爆出了不少产品质量问题。
2018年,晨光文具因抽检文具不合格,两次发起召回。2018年3月份,晨光文具召回部分初色中性笔(型号/规格:AGP18810;生产起止日期:2015年1月5日-2017年4月20日),数量约为11万支。6个月后,晨光文具生产的“晨光”牌冰透固体胶的总挥发性有机物项目不达标,可能对人体造成感官刺激,召回中国大陆地区受影响的产品数量共计15.36万支。
《投资者网》在天眼查网站发现,晨光文具还涉及205起法律诉讼,其中大部分是关于买卖合同纠纷的案例。
文具行业壁垒较低,晨光文具依靠早期的品牌效应一度处于行业内的龙头地位。花无百日红,行业整体结构的改变,对晨光文具是一个无法回避的趋势。然而,晨光文具的品牌定位缺乏竞争力,质量问题频出,能否突围还是个未知数。(白泽辉)(思维财经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