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诺或许不曾想过会在中国市场折戟。
据最新销量数据显示,2019年5月雷诺在华合资公司东风雷诺月销量降至1008辆,同比下滑达80%,其5月单月产量更是低至212辆;1-5月累计销量为7398辆,同比下滑77.2%,位列东风汽车集团所有子公司最后一位。
事实上,2014年正式成立的东风雷诺入华仅仅6年时间。在成立之初,其也曾有过高光时刻,2017年累计销量达72188辆,科雷嘉、科雷傲和卡缤组成的SUV家族矩阵也一度在SUV市场拥有一定的认可度。2017年,东风雷诺更是提前两个月完成了全年6万辆的销售目标,向7万辆发起冲击。
但随着2018年中国车市走向低迷,SUV市场遇冷,东风雷诺的主力车型科雷傲在2018年第三季度销量仅有7172辆,同比下降27%;科雷嘉销量也不尽如人意,第三季度仅售出4002辆,同比下降29%。
销量受市场变化影响如此明显,也显现了东风雷诺产品自身明显的短板。有业内人士曾公开表示,产品结构单一、售价竞争力弱,以及对于中国市场认知不足,是造成东风雷诺市场孱弱的最主要原因,也是以雷诺为代表的法系车生存困境的主要根源。
1车型单一,价格定位模糊
在业内分析人士看来,市场向好的情况下,车市红利掩盖了企业的缺陷,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一旦市场进入低谷期,企业自身的问题便暴露无遗。
据新京报记者从多家知名汽车报价网站了解发现,东风雷诺及雷诺进口的在售车型仅为科雷嘉、科雷傲、进口卡缤以及进口Espace车型,且全为SUV车型,产品线单一。
此外,在SUV势头火热的2016年、2017年,雷诺在取得一定市场占有率的同时,并没有持续跟进,甚至有些吃老本,仅进行了现有两款国产车型的改款,车型的升级换代缓慢。
除没有轿车产品线外,雷诺在中国市场也并没有新能源领域的相关实践达成。据雷诺集团此前规划,雷诺品牌将在2020年前推出三款新能源车型,其中包括纯电动版全新雷诺CLIO、全新雷诺CAPTUR插电混动版以及全新雷诺MEGANE插电混动版。其中K-ZE将在中国市场率先推出,有望于2019年在中国武汉的东风雷诺工厂投产。而这样的进度已经远远落后于车市的发展和大多数车企。
根据雷诺在中国市场的规划,2022年其在中国市场销量目标将达到55万辆,其中东风雷诺要占据40万辆。无论是仅有的四款在售车型还是即将规划量产的新能源车型,都无法在短期内支撑起这一要求。
而在价格方面,东风雷诺的售价也备受消费者“吐槽”。据一位东风雷诺意向车主向新京报记者透露,以东风雷诺两大SUV科雷嘉和科雷傲来说,二者的价格区分就不是很明显,且和日产等品牌相比,又没有什么价格上的竞争力,很难让消费者在比较过后下定决心购买。
2深陷品牌困局
今年4月份,东风雷诺汽车有限公司副总裁洪浩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直言,从销量和知名度来看,东风雷诺现在在中国是一个小众品牌,需要在营销上找到突破点。此前,东风雷诺曾多次冠名武汉马拉松,并参与包括F1等体育赛事,试图通过体育营销打造品牌IP,但从销量上来看,反馈并不明显。
东风雷诺中国区主席福兰曾表示,“设计”是雷诺在中国市场发展的一个重要驱动力。但在中国市场,这种“雷诺设计”似乎并不被认可。有媒体分析人士总结称,其电子中控操作车内空调流程过于复杂,脚踏板占据过大的面积,后排坐椅的柔软性不足,车内静音效果差等等,都被车主所诟病。
销量上不去,品牌认知度低,成为东风雷诺发展的恶性循环。
在渠道方面,东风雷诺也进展缓慢,截至2018年年底,东风雷诺仅有不到200家网点。按照目前的销量平均来看,各个经销商的单月销量或不到10辆。虽然经销商数量并不算多,但以其目前的销量来看,支撑200家经销商已成难题。
此外,据去年年底相关媒体报道,招募难和退网也成为困扰雷诺的难题。去年,雷诺在57个城市招募经销商,但结果是近80%的地域处于空白,没有经销商愿意承接,现有的经销商在库存压力以及亏损状况下,已有半数停止按厂家任务进车,部分经销商已经陆续退网。
3法系车通病凸显
销量疲软,库存居高不下、终端市场评价低,成为法系车的通病。
在今年5月的合资车销量排行中,法系车遭遇滑铁卢。中汽协数据显示,截至今年5月,法系车市场份额从去年的1.7%下滑到如今的0.7%左右。
除了东风雷诺大幅下跌80%以外,旗下包括东风雪铁龙和东风标致的神龙汽车5月销量仅为8698辆,同比下滑66.8%。
除中国市场遇冷外,东风雷诺、东风雪铁龙以及东风标致品牌的母公司雷诺以及PSA集团都有着不错的全球市场表现。究其原因,PSA全球CEO唐唯实在今年的上海车展上表示,第一,品牌传播方式和对中国消费者需求理解有误;第二,在中国业务机构运营效率较低。
面对业绩下滑,PSA和雷诺似乎想要依靠人事调整来挽回局势。今年4月1日,曾在奥迪中国任职的葛树文出任东风雷诺汽车有限公司总裁和雷诺集团中国区战略协同副总裁,谋求扭转中国市场持续下滑的业绩。
对此,汽车行业分析师钟师表示,中国车市在接下来很难出现回暖,法系车最大的问题依旧是产品不符合市场从而导致业绩表现差,接下来或将面临更大的窘境。
本版采写/新京报记者魏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