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地方债发行持续放量。Wind数据显示,尽管6月21日地方债出现零发行,当周全国地方债发行额仍达3112亿元,时隔12周再次超过了3000亿元。此前一周,地方债周发行额重上2000亿元达2019亿元,为第二季度以来首次。根据机构预测,6月份地方债发行总规模或将突破8000亿元,并在推动基建投资探底回升和拉动经济增长方面起到巨大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在地方债发行规模增加的同时,投资者的投资热情也显著升温,这让地方债发行出现火爆的场面,多家银行网点额度出现短时间销售一空的现象,个人投资者认购比例超过六成。专家表示,地方债不仅增加了居民的投资渠道,还抑制了债市利率的下行空间,股票和商品市场也有望相对受益。
地方债受投资者追捧 销售火爆
6月14日至6月20日,第二批地方政府债开始在银行柜台销售,此次试点地区包括上海、广东、海南、广西,向个人投资者开放,柜台债的最小认购面值为100元。
据悉,与第一批柜台债相比,第二批柜台债支持的项目更加多元化,包括收费公路、污水处理等项目专项债也纳入范围。今年3月25日至4月3日,我国首批柜台债在宁波、浙江、四川、陕西、山东、北京六个省市展开试点,合计销售金额68亿元,债券品种为土地储备专项债和棚户区改造专项债。
6月17日,上海通过商业银行柜台市场发行地方政府债券5亿元,募集的债券资金用于上海市崇明区、奉贤区、金山区的土地储备项目。当天,广东省政府成功发行地方政府债券611.1亿元。其中,包括面向个人和机构投资者分销其中22.5亿元粤港澳大湾区生态环保建设专项债券。
从第二批试点的情况来看,销售依然火爆。以广东为例,农业银行6月18日上午开售后1分钟内,即完成6.5亿元分销任务;工商银行、建设银行6月18日即完成全部分销,且个人投资者认购金额占比均超过70%。6月19日上午,九家柜台承办银行全部完成柜台销售任务,本次柜台发行提前圆满完成。根据最终分销结果,个人投资者认购金额高达13.96亿元,认购比例达62.1%,个人投资者认购金额位居全国各试点省市第一位。
有分析指出,长久以来对于国债的信任感,当地方债推出后会自然延续,这成为很多人购买地方债的重要原因。地方政府债信用等级为AAA,信用风险低,受到追捧很正常。与风险较高的企业债券不同,地方债投资方向明确,更加安全可靠。
另外,个人购买地方债券起投金额100元,投资门槛很低。投资者可在交易时段内随时买卖债券,银行对交易资金实时清算,这一点比银行定期存款好了很多。
银行普通定期存款如果提前支取,定期就会变成活期,即便是三年期存款利率达到3.5%,一旦提前支取也会变成0.35%,显然与地方债利率相比就差了很多。如今宝宝类货币基金的年化收益率已经低至2.50%左右,地方债与之相比还有优势,良好的流动性又比银行定期存款好,自然会受到欢迎。
除了可以在银行柜台购买地方债外,部分银行还可以通过网上银行、手机银行购买,非常方便。
地方债利息所得免征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和增值税,对于个人影响不大,但是对于企业以及企业账户来说吸引力会更大。相对于企业存款利率低,地方债利率更具优势,还能免税,综合收益率更高。
地方债销售火爆,不排除投资者有尝鲜的心理。当前三年期国债年利率4%,明显高于地方债,但是地方债信用等级更低,违约风险远高于国债,未来国债利率有下降空间,而地方债利率有上浮空间。
不管怎么说,地方债引入个人投资者既增加了筹款渠道,又为投资者增加了理财选择。
发行规模提速 加码各类基建项目
发行渠道拓宽的同时,地方债整体发行进度也在加快。财政部数据显示,前五个月,我国发行地方政府债券19376亿元。其中,发行一般债券9680亿元,发行专项债券9696亿元;按用途划分,发行新增债券14596亿元(包括新增一般债券5998亿元、新增专项债券8598亿元),发行置换债券和再融资债券4780亿元。
此前市场对6月地方债发行加快已有预期。从历史数据看,6至9月往往是全年地方债发行高峰期。此前不少机构预计6月地方债发行规模有望超过5000亿元甚至是6000亿元,而实际规模显然比大部分人预料的还要多。
WIND数据显示,截至6月21日,6月当月地方债发行已超5940亿元,其中专项债发行3128亿元。6月17日至21日当周,周发行规模达到3112亿元,创下今年以来地方债周发行的次高水平,接近今年3月末当周发行的3114亿元。
根据目前披露的信息,6月最后一周的发行计划已超2000亿元。据此推算,6月发行规模或达8000亿元,创到年内新高。今年1至5月,我国地方债月发行规模分别为4179亿元、3642亿元、6245亿元、2267亿元、3043亿元。
一季度地方债提前放量发行,在推动基建投资探底回升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为一季度经济平稳开局提供支持。二季度以来,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发生了一些新变化,给全年完成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带来挑战。
日前,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做好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及项目配套融资工作的通知》。这份被市场称为“专项债新规”的重要文件,其中有两点引起市场较多关注:一是允许将专项债券作为符合条件的重大项目资本金;二是积极鼓励金融机构提供配套融资支持。各方普遍认为,这是两大突破,着眼点仍是拉动基建,支持经济建设。
《通知》要求,加快专项债券发行使用进度,“力争当年9月底前发行完毕,尽早发挥资金使用效益”。
展望下半年,在加大逆周期调节、增加有效投资方面,专项债更好地发挥作用被寄予厚望。
根据中诚信国际测算,《通知》落地后,年内剩余的1.3万亿元新增专项债中,将有约900亿元的专项债用于补充项目资本金,拉动基建投资规模1800亿至2520亿元,拉动基建投资1.0至1.4个百分点,以及GDP增速0.2个百分点左右,充分发挥地方债对积极财政政策的加力提效作用,全年基建投资或仍有望回升,但总体回升幅度有限。
值得关注的是,财政部、自然资源部日前印发《土地储备项目预算管理办法(试行)》,在北京、天津、河北、河南、山东(含青岛)、浙江(含宁波)、厦门等七省(市)首批试点,在土地储备领域按项目实行全生命周期预算管理,并要求“各省分配专项债务限额时可以对开展试点的市县(区)予以适当倾斜”,该办法还规定“棚户区改造项目可以根据主管部门有关规定,参照本办法执行”。
“下半年专项债新规可能发力的领域不少,具体而言,有利于推动基建、进而推动投资稳定的项目的可能性相对较高。” 中国国际期货股份有限公司研究员汤林闽指出,根据上述两部委管理办法的内容,综合来看,专项债新规有望在土储和棚改领域发力。
地方政府专项债空间巨大 成稳经济利器
据悉,我国对地方政府债务实行限额管理,如果要新增地方债发行额度,需调整债务限额,一般债券还涉及调整财政预算的问题。
中金公司研究报告写道,历史上有过年中调整预算和增发政府债券的情况,比如,1998年政府临时增发1000亿元长期建设国债并向四大行发行2700亿元特别国债用于置换不良资产;2007年发行1.55万亿元特别国债;2008年,为建立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基金,中央财政预算进行了适当调整。
但不少市场人士认为,调整新增地方债发行额度,需由中央统筹管理调整,流程相对较长,时间上相对紧张。相比之下,利用债务限额与债务余额之间的空余发债额度不失为简单易行的做法。
中山证券固定收益事业部副总经理陈文虎表示,地方一般债券新增限额等同于当年度地方预算赤字规模,有明确的目标约束;专项债则可以在本年度安排发行规模以外利用上年末专项债务限额大于余额的部分进行发行。
中金公司发布研报称,按照此前财政部的政策,地方专项债券限额和余额之间的差额可用于发行债券。华创证券发布研报指出,2018年全国地方政府专项债务限额为8.62万亿元,截至当年末的专项债务余额为7.39万亿元,剩余额度有1.23万亿元,或可作为未来专项债新增发行的空间。
不少研究机构认为,进一步发挥地方债的作用有助于在复杂形势下稳定经济增长,稳定市场预期。地方债平稳有序发行需要宏观政策协调配合。从以往来看,为保障地方债平稳有序发行,央行通常会更加注重保持流动性充裕,特别是在地方债供给较密集的时期。
对于市场而言,地方债发行加快、规模增多,将带来一定债券供给压力,其拉动基建投资,支持经济增长,也可能削弱债市上涨基本面基础,债市利率下行空间将受限制,而股票和商品市场有望相对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