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5日,国家发改委办公厅、农业农村部办公厅联合印发了《关于多措并举促进禽肉水产品扩大生产保障供给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将大力支持禽肉水产品等扩大生产,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证券日报》记者经多方采访了解到,市场普遍担忧“卖难”现象引发价格出现暴涨暴跌,在国家政策帮扶下,培育大型企业将成为水产养殖行业的出路。
行业担忧暴涨暴跌
在疫情冲击下,水产养殖业正在面临一系列考验。农业农村部渔业渔政管理局副局长江开勇公开表示:“从调度的情况来看,受疫情影响,罗非鱼、对虾、小龙虾和大宗淡水鱼等压塘的情况尤为严重,造成压塘严重的原因主要是产销对接不畅,市场交易不足,特别是一些加工企业的收购量还不大。我们对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的45家定点水产品批发市场的监测情况来看,2月份,各个市场的交易量仅为往年同期的10%左右,到二月末才恢复到往年同期的25%左右。”
在“鲍鱼之乡”福建连江县,出现了低于养殖成本价也无法动销鲍鱼的局面。疫情造成餐饮业停摆,超过80%的鲜鲍毫无销路,供应链消费端被直接堵死。在连江县当地批发市场内,电子屏幕上显示的10头鲍每公斤市场收购价格已经跌破80元。一位业内资深人士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市场主打产品综合养殖成本约90元,收购价应不低于100元,如今早已跌破成本价,对养殖户非常不利。”
徐记海鲜门店工作人员也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担忧:“鲍鱼、海参、龙虾、象拔蚌、真鲷等属于中高端海产品,和鲤鲫草鲢鳙等大宗淡水鱼不同,不太可能成为地方政府收储对象,也不太可能做成超市冻品售给家庭消费者。供应链不畅,资金无法回笼,还有租金、人工、饲料、设备等刚性开支,养殖户只能甩卖存货出清库存。不可否认,当前价格确实是历史低位,未来这些养殖户陆续离场,中高端海产品市场供应又会严重不足,价格很可能会走出一轮暴涨行情。价格暴涨暴跌如同过山车,受损害的还是消费者。”
对于这一幕,红星冷链工作人员表示似曾相识:“前些年非洲猪瘟刚刚发生的时候,大量散养户为了保护自身利益,提前屠宰生猪在市场上销售,一度导致猪肉价格暴跌。等到散养户抛售完手头存货后,猪肉价格又出现暴涨。价格一涨一跌,养殖户和消费者都吃亏了。如今,水产养殖业恐怕是要复制这一走势了。”
政策帮扶提振信心
水产养殖行业的现状引发国家政府高度重视。3月25日,国家发改委办公厅、农业农村部办公厅联合印发了《通知》。《通知》中明确表示,当前水产养殖行业存在渠道不畅等情况,养殖户面临“卖难”、产品积压等问题,国家发改委、农业农村部等有关部门将采取多种措施,帮扶企业疏通供应链渠道,加快加快相关企业复工复产,提高规模养殖现代化水平,完善屠宰加工冷链配送等配套能力,推动全产业链优化提升,保障水产业稳定发展。
《通知》强调,要进一步加强对禽肉水产品生产的扶持,发挥好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作用,加大中央预算内投资支持力度,综合运用信贷、税收优惠、财政贴息等金融手段,帮助资金周转困难的企业渡过难关。
此外,《通知》还要求加强市场调控,健全监测预测预警机制,鼓励地方临时收储水产品,加大消费引导,进一步强化属地责任,压实“菜篮子”市长负责制,确保各项支持政策取得实效。下一步,国家发展改革委、农业农村部将会同相关部门,抓好《通知》的落实工作,全力促进水产品市场保供稳价,努力提升产业高质量发展水平。
受此利好政策影响,3月25日,大批资金流向A股渔业板块,演绎了一波“捕鱼行情”。3月25日,沪深两市高开震荡,其中,水产养殖、渔业等题材表现亮眼。截至收盘,渔业板块涨幅超过7%,国联水产、獐子岛、好当家等个股涨停,大湖股份、中水渔业、开创国际等个股涨逾4%。3月26日,上述龙头股仍有突出表现,均实现不同程度逆市上涨。
湖南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产业经济研究员王连芬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国家的收储工作出发点是兜底民生。水产行业历经多年发展,产业规模持续增长,内部专业分工细化,不可能完全依赖国家收储。要平顺各类冲击导致的市场波动,关键在于市场孕育出强有力的大型企业。提升技术、扩大研发、追加投资、促进先进产能落地是培育大型企业的必由之路。上市公司有融资优势,理应用好国家的帮扶政策,走在水产养殖行业的最前列。目前,我国A股市场中的水产养殖行业上市公司普遍市值偏小,盈利偏弱,品种单一,应当把握国家再融资等综合政策的好时机做大做强。”见习记者 肖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