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近日,国家卫健委正式批复,以6家三级甲等儿童医院为主体,建立辐射东北、华东、中南、西南和西北区域的五个国家儿童区域医疗中心。
为进一步完善儿童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优化优质儿童医疗资源区域布局,有效提高儿童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国家卫健委决定在东北、华东、中南、西南和西北设置5个国家儿童区域医疗中心。
在东北区域以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为主体、在华东区域以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为主体、在中南区域以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为主体、在西北区域以西安交通大学附属儿童医院为主体、在西南区域以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为主体联合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分别设置国家儿童区域医疗中心。国家儿童医学中心主任倪鑫表示:“国家儿童医疗中心主要的职能就相当于说(收治)全国的疑难重症,包括我们国家人才培养。通过我们国家中心和区域中心的建设,从整体上把我们国家儿童的医疗卫生保健水平再进一步提升。”
此前,国家卫健委相继出台一系列政策,试图通过建立部分专科国家医学中心与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等,促进医疗资源均质化,提升区域医疗水平,减少患者长途转诊,从而降低患者和医保负担。
就在2017年,国家儿童医学中心托管河南省儿童医院,成立了我国首个国家儿童区域医疗中心,通过优质医疗资源下沉、管理模式创新,不断“拉平”不同地区间儿科医疗资源,共同守护儿童健康。作为北京儿童医院院长,当时倪鑫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成立国家儿童区域医疗中心)将使专家下沉,通过绿色转诊,也通过远程会诊等一系列在郑州儿童医院比较弱的学科,我们将组建一个双主任制来带动学科发展。”
专家普遍认为,国家儿童区域医学中心的设置和儿科领域长期以来资源紧缺、分配不均等问题密切相关。而以公立医院为主体的儿科联合体可以承担更多对于儿童基本医疗需求的保障,在区域内部通过辐射作用实现均衡化,加深区域内各医院儿科培养,实现首诊在基层、复杂病例远程会诊、疑难危重患者转诊的目标。
促进区域间儿科医疗服务同质化,这是5个新设置的国家儿童区域医疗中心将面临的重要课题之一,它们将如何发力?未来又将如何发挥辐射作用呢?
国家卫健委表示,国家儿童区域医疗中心要按照有关要求,落实相关职责任务,加强与国家儿童医学中心的统筹协同,建立分工协作机制,分别在东北、华东、中南、西南和西北区域发挥辐射引领作用,带动提高区域内儿童医疗、教学、科研及预防保健服务水平,促进区域间儿科医疗服务同质化。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副院长龚四堂表示:“可能会做很多项目,唯一的目的就是使区域内的儿童的健康保障水平提高,最好是达到同质化,这是代表了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国家卫健委给我们最后任务是这样的。”
据了解,近三年,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共收治疑难危重症病例29330例,病种达107种,总体治愈好转率为97.3%。目前,医院已建成国际标准的百万级生物样本库。基于国家和儿科对人才的多样化需求,未来将科学设置专业并进行动态调整,积极支持儿童脑科学、新生儿科、出生缺陷等特色应用型学科和专业发展,促进中南地区妇儿医疗水平高质量发展。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主任韦建瑞表示:“特别是响应国家的分级诊疗,不光是我们医院,还要带动整个区域内的分级诊疗,社区、县级医院的水平提高,充分配合国家医疗改革的需要。”
西安市儿童医院副院长武海滨也表示,儿童区域医疗中心的设立,将有利于推动分级诊疗制度建设,均衡优质医疗资源。武海滨介绍:“医院原来可能在区域内就有一定的影响力,通过政策的支持、财力的支持,使医院能够更快发展起来。通过医院学术的引领,疑难病人的诊治,通过人才培养,这样很快就会辐射到省、市、区、县,提高县级医疗机构儿科的诊治水平,同时也给他们提供一种体制的保障。他们的疑难病人能够跟我们实行互转,我们的重病人轻了后,可以继续转下去进行互访,这样完全实现了国家分级诊疗的医改方向。”(记者冯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