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率市场化改革使得利率传导效率明显提升。据央行数据显示,2016年8月份以来,与宏观经济走势和市场供求向变化相匹配,货币市场利率上升约50-60个基点,贷款和债券利率相应变化,债券市场收益率上升约100-150个基点,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亦上升约50-60个基点。这为下一步继续推进利率市场化奠定了更好的基础。当然,下一阶段的利率市场化任务还很艰巨,至少还有四块“硬骨头”要啃下来。
首先是解决利率两轨合一的问题。目前我们有两条利率渠道,一是市场利率,比如公司债、政府债利率等货币市场利率是由市场来决定的,而借贷和储蓄还设有基准利率。央行行长易纲在今年的博鳌亚洲论坛上指出,未来,借款和存款利率也将主要由市场来决定。
这就是利率两轨合一、趋向市场化的改革问题。“两轨”制下容易出现存款“搬家”的现象,一定程度上推动银行负债短期化、同业化,资金稳定性下降,成本上升。所以,在整饬金融市场环境、防范金融风险的要求下,利率两轨合一需要积极稳妥地推进。
其次是加快培育市场利率体系。“十三五”规划提出,要构建目标利率和利率走廊机制,推动货币政策由数量型调控为主向价格型调控为主转变。目前,我们已经推出了上海银行(601229)间同业拆借利率(Shibor)、国债收益率等为代表的金融市场基准利率体系,为金融产品定价提供了重要参考。以Shibor和国债收益率为代表的市场利率体系已经被市场广泛接受,其传导货币政策的作用也越来越突出。接下来,还需要继续强化和丰富市场利率体系。
第三是加强利率调控体系建设。这里讲的就是要构建利率走廊机制。目前,常备借贷便利利率发挥了利率走廊上限的作用,有利于维护货币市场利率平稳运行。截至4月末,常备借贷便利余额为390.6亿元。
常备借贷便利利率的对象主要为政策性银行和全国性商业银行,期限为1-3个月,利率水平根据货币政策调控、引导市场利率的需要等综合确定。接下来,要继续巩固常备借贷便利利率利率走廊上限的作用,及时向市场传递价格型信号,增强价格型调控和预期管理。
第四是进一步培育金融机构的定价能力。以前,商业银行贷款内部资金转移定价(FTP)主要基于央行规定的贷款基准利率,金融市场业务FTP主要基于货币和债券市场利率。随着利率市场化推进和银行负债更趋多元化、市场化,商业银行正在逐步构建行内统一的FTP曲线,逐步提高存贷款利率对市场利率变动的敏感度。
最后,利率市场化改革虽然很迫切,但也要在稳妥的前提下积极推进,不能操之过急更不能贻误战机。这是金融改革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