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前低利率环境下,保险公司正在加快分红险上架、销售的步伐。“固定收益+浮动红利”的收益结构,使得分红险既能为保险公司降低刚性负债成本,又能为消费者提供比传统保险产品更具弹性的收益。为防止保险公司偏离账户的资产负债和投资收益实际情况,随意抬高分红水平搞“内卷式”竞争,国家金融监管总局人身险监管司近期向人身险公司下发《关于分红险分红水平监管意见的函》,进一步规范人身险市场秩序。那么,什么是分红险?分红险的“分红”从哪里来?如何投资分红险?请看本期快问快答↓
【资料图】
1.什么是分红险?
分红保险指保险公司将其实际经营成果产生的盈余,按一定比例、以现金分红或保额分红的方式,分配给客户的一种人身保险产品。也就是说,分红险不仅能够为客户提供保险保障,还能与客户一起分享保险公司的经营成果。
2.分红险的“分红”从哪里来?
一般来说,分红险的红利来自死差益、费差益和利差益所产生的可分配盈余。这些盈余是保险公司在经营过程中,由于实际赔付率、投资收益率和费用率与预定假设之间的差异而产生的。当公司投资收益高于预期,死亡率较预期产生有利偏差,营运的成本低于预期时,客户即可获得红利。
3.银行定期存款与分红险有什么不同?
在性质上,定期存款是一种低风险的储蓄产品,不提供任何保障功能。而分红险本质上是保险产品,兼具人寿或医疗等基础保障功能和长期储蓄功能。
在流动性方面,定期存款可随时支取,但通常会损失部分利息。而分红险保障期限较长,一般在10年以上,保障期内现金价值按合同约定增长。因此,若客户在保单生效初期退保,现金价值可能低于已交保费,导致本金损失。
在收益方面,银行存款是一种相对低风险、低收益的金融产品,其收益稳定且可预期。相比之下,分红险通常更具有长期增值潜力,可以产生复利效应。但其红利分配具有不确定性,分红多少会受到保险公司的经营状况、市场环境等多种因素影响。
总而言之,并不能将分红险简单看作“高息存款”。
4.如何投资分红险?
“分红险更适合有长期资金规划需求的人购买,短期退保可能产生巨额亏损,长期持有才能体现价值。”国民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提示,在挑选分红险产品时,首先可以看分红险的“红利实现率”。简单来说,红利实现率就是一张成绩单,可以告诉我们保险公司实际给出的分红,与一开始演示的分红相比,是否有很好完成。不过需要注意的是,红利实现率代表该产品的历史分红水平,可以作为未来分红水平的参考,但不能完全代表未来。此外,也要综合考虑保险公司的投资收益率、综合实力、经营状况等因素。
(策划/于浩 记者/杨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