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开车经过临建高速的司机最近发现,这里的收费站顶棚、服务区屋顶甚至匝道空地上,突然"长"出了一片片深蓝色的光伏板。这些会"发电"的设施刚刚捧回中国公路学会颁发的全国大奖——"2025年全国交通与能源融合创新案例"。
这个由浙江省交通集团杭州北管理中心打造的"光伏+储能"项目,把高速公路边边角角的空间都变成了"绿色发电站"。技术人员像"拼乐高"一样,在收费站停车棚、建筑屋顶、互通区域、隧道4类不同场景安装了4.1365MW光伏容量与932Kwh储能系统。
"这些光伏板一年能发电400万度,相当于1200户家庭一年的用电量。"项目负责人介绍。该项目成功实现了省内首次匝道圈光伏高比例消纳——将2公里外匝道圈的光伏电力通过低压电缆输送至变电站,优先满足就近场所照明等用电需求,消纳比例高达34%。
在模式创新上,项目团队首创“低压并网+就近消纳”与储能“削峰平谷”协同机制,在保障隧道、收费站、服务区等关键场所绿电供应的同时,有效提升光伏自洽率,降低对传统电网的依赖,实现了经济效益与能源效率的双重突破。
下一步,杭州北管理中心将持续深耕高速公路碎片化场景光伏建设,以该项目为起点,推动交通领域绿色低碳发展迈向新高度,为全国高速公路“零碳化”转型提供可推广、可复制的交能融合范例,或许不久的将来,浙江的高速公路都会变成会"发电"的绿色走廊。
通讯员 叶常青 金祎钶 共享联盟·临安 程玉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