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热门!国家级话剧“飞入”百姓家
来源:经济日报 发布时间:2025-11-08 06:48:42

通过数字赋能,带有普惠性质的新文艺业态正在悄然兴起。数字化不仅降低了演出成本、提高了运营效率,更催生出一个既区别于电影院、又不同于传统剧场的新消费场景。

家门口看一场国家级话剧要花多少钱?答案是:不到100元。近日,中国国家话剧院“CNT现场”通过多机位影视化剪辑与云端加密传输,将经典剧目的高清影像传送至全国多地剧场。这场自2025年7月15日启动的展映季,截至10月8日,已在34座城市的40家剧场完成305场放映。曾经遥不可及的艺术殿堂级演出,正以亲民的姿态激活广阔市场的文化消费潜力。

经典剧目引爆社交话题


(资料图)

此次展映打破了话剧演出以往集中于一线城市的格局,参与联动的既有一线城市的核心文化空间,也有深入二三线城市的社区剧场。更广程度的覆盖让经典剧作的魅力得以充分释放,成为观众在社交媒体平台热议的焦点。

“终于不用打‘飞的’去北京上海追剧了!”来自陕西西安的观众李雪在社交平台分享自己的感受时说,“花几十元,就能在熟悉的城市看到《青蛇》这样的顶级制作,艺术消费的幸福感实实在在提升了。”这种“家门口”的便利性与高性价比,正是“CNT现场”引爆口碑的关键。

展映季不仅是一场文化普惠,更承担起社会情感联结的职能。今年9月3日,《抗战中的文艺》在20余个城市同步献映,抗战老兵、退役军人、在校师生等数万名观众同时观看,参与这场“以艺铭史”的特别展映。

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话剧《生死场》1999年版的高清影像修复版首次公开亮相。有当年看过首演的观众时隔26年再来重温,激动地表示:“胶片质感让它有了岁月的包浆,但作品本身蓬勃的生命力和震撼的舞台力量,丝毫未减。”对于无法亲历首演的年轻观众而言,高清放映弥补了时代的遗憾。“95后”观众周宝宏看完后感慨:“看完才懂得为什么叫经典,历史的厚重感穿透屏幕,直击心灵。”

构建数字演艺新业态

“过去,一部话剧的巡演范围、场次有限,核心城市之外的观众难有机会接触。”中国国家话剧院院长田沁鑫表示,“这次展映季,通过高品质数字影像,打破传统剧场在物理空间、观演关系、地域场次等方面的局限,推动舞台艺术从剧场空间向更广阔的数字场域延展。”

为实现这一目标,国家话剧院联合中国联通、京东方,共同构建了一整套适用于舞台艺术的高清影像修复工艺流程。借助AI辅助手段,通过技术路径优化,有效提升画面分辨率与流畅度,让“舞台大场面”与“演员微表情”得以兼顾,最大限度地让舞台艺术的“现场唯一性”演变为“可反复领略的艺术永恒性”。

田沁鑫认为,对于未来的舞台创作,高清修复影像带来的“长尾效应”尤为重要。当演员因年龄或身体原因难以登台的时候,他们曾经的演出影像经过数字修复,重新焕发了生机,他们的“数字影像”能够重返舞台与观众见面,这也是艺术家舞台生命的延续。这种尝试,既是对经典的致敬,也为年轻创作者和观众架设起与更多艺术家对话的桥梁,实现“一次创作,永久传播”的效果。

其实,早在2021年国家话剧院就提出了“两个转变”的战略构想:在深耕线下的同时,对话剧作品的数字化布局做结构性升级;在演出经营基础上,向优质的数字化制播机构转变。

从《铁流东进》云端登场,到《抗战中的文艺》在12个互联网平台同期演播;从国话线上演播品牌“CNT现场”正式推出,到如今覆盖30余个城市的规模化展映……数字化不仅降低了演出成本,提高了运营效率,更催生出一个既区别于电影院,又不同于传统剧场的新消费场景。

“我们正逐步构建起一套规模化、产业化的商业逻辑。”田沁鑫表示,“我们期待国家话剧院的探索能为更多文艺院团和演出行业提供可复制、可持续的商业创新思路。”

撬动广阔文化市场

“CNT现场”最显著的特点之一,是票价普遍压在100元以下,多数场次维持在几十元的水平。

“不足百元的惠民票价,给群众在艺术的获得感上带来了便利,吸引观众超10万人次。”田沁鑫告诉记者,“观演人数的攀升,正是文化惠民成效的直接体现。”这种“用一张电影票的价格,欣赏国家级话剧精品”的策略,成功让戏剧从“高门槛的艺术”转变为能融入普通人日常生活的文化消费。

国家话剧院的数字化实践已形成体系。从2022年《铁流东进》5G+8K直播收获70万元票房,到如今“CNT现场”实现线上线下联动、全国同步放映,每一步都在为“长期惠民”铺路。通过数字化保存,让经典IP拥有持久生命力;通过规模化放映,降低文化消费门槛;通过观众反馈,反哺未来的话剧创作与传承。

随着展映季等模式的探索,带有普惠性质的新文艺业态正在悄然兴起。一方面,修复后的经典戏剧为年轻演员提供了学习范本,为戏剧教育提供了鲜活教材,从源头夯实文化传承的基础;另一方面,越来越多观众因“焕新经典”爱上话剧,进而关注新创作的作品,形成“经典带新篇”的良性循环。田沁鑫表示,当“文化惠民”从“输送舞台艺术经典”升级为“培育文化消费习惯”,优质剧目在剧院流动起来,才真正实现全民共享文化成果的目标。(经济日报记者 姜天骄)

标签:

猜你喜欢

东盟进口的榴莲怎样才算好?以后有权威依据了

11月7日,广西在中国—东盟水果产业发展大会上正式发布东盟进口榴莲和山竹的团体标准,为两种热门水果建立起统一的市场交易“标尺”。近年来,我国鲜榴莲和山竹进口规模更多

2025-11-08 07:59:27

今日热门!国家级话剧“飞入”百姓家

通过数字赋能,带有普惠性质的新文艺业态正在悄然兴起。数字化不仅降低了演出成本、提高了运营效率,更催生出一个既区别于电影院、又不同于传统剧场的新消费场景。家门口看更多

2025-11-08 06:48:42

中国通才教育战略收购广州茼盟美术|新动态

2025年11月6日,中国通才教育集团有限公司(股票代码:02175.HK,以下简称“通才教育”)正式宣布签署股权购买协议,全面收购广州市茼盟美术教育咨询有限公更多

2025-11-07 21:59:24

市场监管总局指导8家平台企业发起食品安全管理自律公约

新华社北京11月7日电(记者赵文君)记者11月7日从市场监管总局获悉,市场监管总局近日指导京东、美团、拼多多、抖音电商、小红书、淘宝、微信小店、快手电商8家网络更多

2025-11-07 19:54:52

当心养生变“伤身”!立冬保健,请避开这些坑→

文字/视频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周倜通讯员段珂妍天气渐寒,万物收藏,11月7日,正式进入今年的立冬节气。立冬节气的到来标志着冬季正式开始。随着气温逐渐降低,民间各种御寒养生的“经验之谈”纷纷登场,但这些口更多

2025-11-07 18:19:18

美国大豆出口协会负责人:中国市场无可替代

新华社纽约11月6日电(记者杨士龙)美国大豆出口协会首席执行官吉姆·萨特日前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美国大豆行业始终将中国视为“最重要、最值得珍惜的市场”,“更多

2025-11-07 17:47:44

我国第一艘电磁弹射型航空母舰入列 焦点信息

11月5日,我国第一艘电磁弹射型航空母舰福建舰入列授旗仪式在海南三亚某军港举行。福建舰是我国第一艘电磁弹射型航空母舰,也是我国第三艘航空母舰,舷号为“18”,2更多

2025-11-07 16:52:40

北京坝河15公里游船航线进入试航阶段-前沿资讯

记者11月6日从北京市朝阳区水务局获悉,作为北京首条贯通中心城区与城市副中心的旅游航线,坝河通航工程已进入最后收尾阶段。目前,船闸调试、滨水空间改造、配套设施完更多

2025-11-07 15:58:09

最低4折!铁路部门对1300余趟动车组列车实行淡季票价打折优惠 焦点热文

新华社北京11月7日电(记者樊曦)记者11月7日从国铁集团客运中心和相关铁路局集团公司获悉,铁路部门结合淡季客流特点,优化调整部分动车组列车票价,近期对130余更多

2025-11-07 14:58:31

李炎哲被交易?新疆官宣,名单公布,李炎哲官宣决定,阿不都祝福

李炎哲被交易?新疆官宣,名单公布,李炎哲官宣决定,阿不都祝福,赵睿,交易,李炎哲,阿不都,总冠军,新疆男篮更多

2025-11-07 14:2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