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发展指数差距呈现缩小趋势 须警惕“环雄安贫困带”
来源:中国青年网 发布时间:2017-06-06 10:24:57

6月5日,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和中国社会科学院京津冀协同发展智库联合主办的《京津冀协同发展指数报告(2016)》发布会上,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黄群慧说。

中国青年网北京6月6日电(记者 杨月)“预计2020年前后,雄安新区将基本形成发展的初速度。同时要警惕‘环雄安贫困带’,高端要素的集聚会带来虹吸效应,所以要避免只强调雄安的发展、而忽略了河北其他地区的发展的情况,在发展初速度阶段尤其需要注意。”6月5日,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和中国社会科学院京津冀协同发展智库联合主办的《京津冀协同发展指数报告(2016)》发布会上,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黄群慧说。

发布会现场。中国青年网记者 杨月 摄

黄群慧把雄安新区的发展规划为三个阶段。第一是转移初创阶段,大量企事业单位从北京迁往雄安,2020年前后有望基本形成发展初速度。第二是转型换档阶段,在这个阶段,行政力量逐渐弱化,着力培育市场机制,该过程大约需要3年。第三是创新发展阶段。他预计,如果一切进展顺利,新区2025年将能获得创新发展的加速度。

“在当前的初速度阶段,产业选择、空间布局、时序计划,都需要精心布局和实施。以前河北经常提‘环北京贫困带’,如今我们必须要警惕虹吸效应带来的‘环雄安贫困带’,对周围也要照顾到,从开始就引入市场机制,有利于长远发展。”黄群慧说。

所谓虹吸效应,是指大城市强大的吸引力会将别的地方的投资吸引过来,从而减缓这些地区的发展。以往,京津冀区域城市化发展水平极不平衡,没有形成类似长三角、珠三角的大中小城市有序配合的梯度关系,特别是缺乏次中心城市的支撑。京津冀区域要素市场呈单向流动的态势,优质要素资源纷纷涌入京、津两地,强烈的“虹吸效应”进一步加剧了区域发展的不平衡,阻碍了区域市场一体化。

而如今,报告从京津冀协同发展指数的测算结果看,2005—2015年京津冀协同发展指数总体呈现上升的态势,特别是2014—2015年上升幅度更大,报告认为,这表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阶段性效果比较明显。

具体来说,从京津冀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和共享发展五个协同指数变化趋势看,课题组发现,京津冀共享发展进步显著,绿色发展明显进展,协调发展出现积极变化,创新发展成效较小,开放发展相对滞后。从京津冀三地发展指数的比较看,北京地区发展指数最高,天津次之,河北最低,但三地发展指数的差距呈现缩小趋势。

此外,报告的问卷调查结果表明,接近六成的受访者对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阶段成效“点赞”,超过九成受访者认可北京推进非首都功能疏解取得成效,同时还发现京津冀产业转移协作、交通一体化、区域协同创新、要素流动等领域取得进展,但生态环境保护效果尚未充分显现,北京优质教育医疗资源向津、冀辐射仍显不足,中央企业支持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力度还有待提高。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