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整个资管市场都在打破刚性兑付,但由于相关金融机构因自身风控疏漏而导致投资者利益受损,就另当别论了。”
“现在不知道还能否拿回本金。”一位诺亚创世核心企业系列私募基金产品投资者赵诚(化名)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透露。
在诺亚“踩雷”承兴国际控股事件爆发后,他几乎每天都要拨打诺亚理财经理4-5个电话,询问何时才能拿回本金,到底能不能拿回本金。
目前,诺亚旗下歌斐资产已宣布上述私募基金产品延期,这也加重不少投资者对本金安全的担心。
“听说个别投资者已经向诺亚财富申请提前赎回,但由于产品尚未到期,这些申请并没有得到通过。”赵诚告诉记者。
一位第三方财富管理机构人士指出。若经侦部门调查发现诺亚财富在其中存在风控环节疏漏的证据,不排除诺亚财富需向上述私募基金产品投资者补偿相应的投资损失。
“尽管整个资管市场都在打破刚性兑付,但由于相关金融机构因自身风控疏漏而导致投资者利益受损,就另当别论了。”前述第三方财富机构管理人士表示。
投资者心态迥异
赵诚向记者指出,尽管自己每天多次向理财经理询问事件进展,但得到的回复如出一辙:相关案件正在经侦调查阶段,若有新的可公开的事件进展,将会及时告知。
“我现在最大的担心,是经侦调查发现这34亿资金不知所踪,那么就可能出现最坏的结果,整个本金都未必能拿回来。”他告诉记者,为此,不少投资者不但动了提前赎回的念头,还打算通过债转业务及时止损“离场”。
然而,愿望是美好的,现实是残酷的。寻求债转退出几乎收不到任何效果,即便有投资者私下愿意5折出售手里的份额,但目前几乎无人问津。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进一步了解到,个别高净值投资者还是显得相当淡定。
一位曾经历过诺亚悦榕庄项目产品风波的投资者表示,此前悦榕庄项目也因为管理人变更与施工延期等,导致本息返还可能逾期。后来通过诺亚财富一系列资本运作,最终他拿到本金与利息回报,因此他觉得诺亚财富若能有效处置手里的承兴国际控股旗下三家上市公司股权与被冻结的银行账户与固定资产,或许能拿回比预期更高的本金。
“不过,像我这样乐观的投资者还是极少数,不少投资者每天都在微信群里要求诺亚尽早公开事件真相与自身应负的责任。”前述投资者告诉记者,他听说一些高净值投资者已打算聘请律师,代表投资者“介入”踩雷事件相关调查,进而收集相关信息以明确诺亚财富是否存在风控过失。
“即便,随着基金延期,很多投资者已预感到短期内很难拿回本金利息,现在只有尽早了解事件真相并判断各方风控过失,才能知道如何采取措施维护投资者自身权益。”
是否刚性兑付仍有待定性
随着诺亚财富踩雷承兴国际控股事件持续发酵,关于诺亚财富是否为此刚性兑付的争议随之悄然升温。
赵诚透露,当前部分投资者之所以表现得相当“淡定”,一个重要原因是他们认为诺亚财富在其中存在风控过失,理应补偿他们的投资损失。
上述第三方财富管理机构人士也指出,按照国际惯例,若金融机构自身操作失误或风控把关不严(出现明知故犯式的疏漏),导致投资者利益受损,机构的确需拿出相应资金补偿后者本金损失。瑞士不少私人银行之所以采取合伙人制度,也是基于这个因素考量。即合伙人需为自身操作失误,或明知故犯式的风控把关不严承担“无限责任”,向受损投资者赔付相应损失。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多方了解到,诺亚财富是否存在风控环节“过失”,风控过失是因为个人原因,还是机构流程原因,还有待公安经侦部门调查得出相应的定性。
目前,诺亚财富“受骗”资金尚未查到具体流向。前述知情人士进一步透露,此前诺亚财富之所以发现承兴国际控股应收账款融资业务存在“骗局”,是因为他们在产品存续期业务核查期间发现应收账款付款方出现“一个姓名,两个人”的现象,因此担心有人冒名顶替签订所谓的合同,经过调查发现其中的猫腻。
“这背后,是否存在‘内鬼’瞒天过海骗取金融机构募资款,还需要经侦(公安)部门调查。”这位知情人士表示。
“可以预见的是,这笔本金想要拿回来,可能需要相当长的时间。”赵诚无奈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