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湖北银行金融合同诉讼纠纷频发。6月份至今,中国裁判文书网公布的湖北银行与企业金融借款合同纠纷判决书、执行裁定书等逾30份,部分诉讼涉及金额逾亿元。
诉讼密集的同时,湖北银行不良资产清理转让加速,2018年以来频繁通过交易平台挂牌或向第三方资管公司打包转让的形式剥离不良资产。2018年以来该行不良率指标回落,截至2019年一季度末不良贷款率和不良余额明显“双降”。
分析认为,受外部经济环境和监管趋严影响,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压力上升,为了缓解资金和监管压力,各银行纷纷加快不良资产处置力度。
金融借款诉讼密集
据中国裁判文书网显示,仅6月份以来,涉及湖北银行金融借款合同纠纷的裁定书、执行通知等文书就逾30项,多项涉讼金额2000万元以上。
其中,湖北大都地产集团有限公司、武汉鑫焕然贸易有限公司等公司金融合同执行裁定书涉及金额均逾亿元。
对于诉讼密集的原因及诉讼涉及大额债权处置回收进度,《中国经营报》记者向湖北银行发送了采访函,截至发稿前仍未收到明确回复。
北京德和衡(广州)律师事务所律师赵绍华认为,随着中小企业信用风险持续上升,以地方中小企业为主力客群的地方银行不良资产暴露加速,为了减轻资本压力、满足监管指标要求,各商业银行纷纷加速不良资产清收处置,一般难以通过诉讼回收的资产,会打包转让给第三方资管公司。
上海某资管公司不良资产业务总经理告诉记者,现在金融机构不良压力比较大,出表需求也很明显,不过受监管趋严影响,现在银行在不良资产打包转让方面管理更加严格,价格较此前明显放宽,一般可以降到7折左右。
加强诉讼清收的同时,2018年下半年以来,湖北银行频繁进行不良资产打包转让,清理不良资产。
据公开资料显示,2018年6月至7月仅1个月内,湖北银行就接连两次与中国华融湖北省分公司发布债权转让通知暨债务催收联合公告,对十堰建昊工贸有限公司等8户企业不良债权进行转让,债权总额近7000万元。
与此同时,湖北银行多次与湖北资产管理公司签署债权转让协议。其中仅2018年12月29日发布的债权转让暨联合催收公告中,湖北银行一次性转让公司的债权项目就达109项。
此外,湖北银行还在资产交易平台公开挂牌转让企业不良债权。2018年12月,湖北银行在武汉光谷联交所综合交易平台挂牌两项信贷资产转让项目,合计挂牌金额约2800万元。
湖北银行在年报中指出,报告期内,本行举全行之力清收化解风险贷款,实现了逾期贷款、逾期90天以上贷款余额大幅“双降”, 逾期90天以上贷款与不良贷款比例为79.17%,较上年末降低289.85个百分点,逾期90天以上贷款和不良贷款的“剪刀差”降至了100%以下。
2013年后该行不良贷款率持续上升,截至2017年末增至2.25%,同比上升0.28个百分点;不良贷款余额也从2014年的11.04亿元增至2017年的21.6亿元。
2018年湖北银行不良贷款率指标开始回落,截至2019年一季度末,该行上述指标降至2.02%,较2018年末进一步下降0.19个百分点;不良贷款余额24.1亿元,较2018年末减少0.45亿元。
尽管湖北银行不良率指标下降明显,但其贷款减值损失仍呈快速增长趋势。据年报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末,湖北银行针对贷款和垫款计提的资产减值损失24.12亿元,较上年末增加6.83亿元,同比增长39.5%。
主要股东股权出质+关联贷款
不良资产处置加速和不良“双降”的背后,湖北银行也因资产质量反映不真实问题被处罚。
据银保监会官网公告显示,今年3月份,湖北银行恩施分行因资产质量反映不真实被地方监管局罚款20万元。
某股份制银行广州支行对公业务负责人告诉记者,中小企业信用风险趋高,各商业银行尤其地方银行不良压力更大,各商业银行各种措施压降不良,有些银行甚至违规打包出表转让或者隐藏已成事实的不良资产等,尤其地方银行,违规情况仍然较多。
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熊启跃认为,加快不良资产剥离对于筹备上市的银行来说是很有必要的。他补充说,银行一般通过核销清收、转卖、证券化、债转股等手段处置不良资产,随着经济形势的变化和监管对不良资产认定越来越严格,各家银行不良压力较大,且A股上市审核对资产质量指标要求更加严格,加强不良处置不仅可以缓解银行表内资金压力和监管压力,同时也能使银行提升估值增强投资者信心。
早在2015年,湖北银行就表露出上市意图,但一直未有实质进展。去年以来随着业绩及各项监管指标的向好,湖北银行在2018年年报中明确了上市规划,确定“一年调整、两年晋位、三年赶超、四年达标、五年上市”的发展目标。
湖北银行成立于2011年,是在原宜昌、襄阳、荆州、黄石、孝感五家城市商业银行基础上重组而成,截至2019年一季度末资产规模2484.6亿元,总负债为2239.4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湖北银行主要股东股权出质比例较为集中。
年报显示,截至2018年末,湖北银行前两大股东湖北省宏泰国有资本投资运营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湖北宏泰公司”)、湖北省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湖北交投公司”)均为湖北省国资委控制企业,持股占比分别为13.01%、12.91%;武钢集团有限公司、湖北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并列第三大股东,持股占比均为6.08%;其他法人股东持股占比均低于5%。
年报显示,截至2018年末,湖北银行3家主要股东合计出质股权约5.23亿股,占全部股份的8.9%。其中,第一大股东湖北宏泰公司出质股份3.53亿股,占全行股本的6.01%。
股权质押融资的同时,湖北银行第一大股东存在大额关联贷款。根据2018年年报,报告期末,湖北银行对130位关联自然人发放贷款368笔,贷款余额6873.28万元;向关联公司发放的授信余额为7.86亿元,占本行贷款总额0.70%。其中,对第一大股东湖北宏泰公司关联贷款余额3亿元、湖北交投公司4.8亿元。
2017年7月6日,湖北宏泰接手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所持3.25亿股股权,合计持有3.91亿股,成为该行第一大股东。同年12月,湖北宏泰和湖北交投公司通过参与定增增持,分别持有该行7.64和7.59亿股,位列湖北银行股东前两位。
湖北银行在2018年年报中指出,截至报告期末,湖北宏泰公司与湖北交投公司认购的该行部分股份的股东资格尚在核准中。
熊启跃指出,很多地方银行主要股东一方面向持股银行贷款同时质押银行股权融资,一般负债率相对比较高,一旦出现信用风险对银行的影响也会更大。“且如果质押股权因债务问题被处置,股权结构将会发生变动,还会涉及价格、接手企业等诸多敏感的监管问题。”
湖北银行主要股东股权质押集中的同时,该行股东所持股权还遭拍卖。
2018年8月份,因深陷债务纠纷,湖北久银投资有限公司、湖北大都地产集团有限公司、旺前实业集团有限公司等3家公司所持湖北银行逾9000万股股权被集中挂牌拍卖。首次竞拍中,仅旺前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所持970.82万股被黄石市国有资产经营有限公司以2282万元起拍价成交,另外两笔均流拍。
此后,上述两笔股权被多次挂牌。利和集团有限公司终以1.6亿元底价拍得湖北久银公司所持6457.3万股股权;而截至2019年1月12日挂牌结束后,大都地产所持1625.4万股仍未找到接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