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周末,来到开沙岛途居房车露营地游玩的游客很多。他们白天自己烧烤、晚上参加篝火晚会:“这里就像世外桃源,趁着孩子放暑假,出来轻松轻松。”
开沙岛是长三角地区知名的体育旅游度假地之一,年接待游客量超80万人次。最近又成功入选江苏省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录。
近年来,通州区围绕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通过“乡村+旅游”“乡村+产业”“乡村+非遗”等多模式促进农民稳步增收、农村稳定发展,浇灌农村经济拔节生长。
【资料图】
乡村+旅游,让乡愁落地生根
夏日炎炎,位于通州区东社镇的开心农场到处郁郁葱葱。开心农场是回乡大学生曹荣和孙春梅夫妻俩一手创办的。农场除了种植有机蔬菜、养殖家禽外,最大的特色是可以让市民亲手插秧、挖土豆、制作豆腐、种植采摘果蔬等。“大人享受休闲时光,孩子们通过自然教育活动,更亲近自然、了解农作。”曹荣说。
如今城市生活节奏加快,人们对“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的田园生活充满了无限遐想,通州休闲、体验式农业项目应运而生,并逐渐被社会认知和喜爱。
6月21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夏至。开心农场举行了插秧小能手活动,20多组家庭参加活动。孩子们光着脚丫,经过农场工作人员的指导,在水稻田里学着插秧。“虽然弄得一身泥,但是孩子很开心,也让他们知道粮食的来之不易。”参加活动的市民李丽说。
位于金沙街道的御润家庭农场内,一颗颗白里透红的白凤水蜜桃鲜艳欲滴;一串串阳光玫瑰葡萄也进入成熟期,沉甸甸地挂在枝头;还有不少人正在休闲垂钓。农场负责人王竹青介绍:“我们这里集休闲观光为一体,具有农事体验和采摘观光多重功能。去年果园营业收入500多万元。”御润家庭农场共108亩,拥有葡萄种植区、桑葚园、樱桃园等多个种植基地。
截至目前,通州已有休闲、体验式农业园近60家,其中规模较大的10多家,初步形成采摘果园、休闲农庄、度假山庄、农家乐休闲村等多种特色休闲农业模式。
乡村+产业,让富民项目持续壮大
通州区刘桥镇嘉安食品公司是集蔬菜种植、加工、销售、研发为一体的农业产业化经营企业。年产各种蔬菜原料9660吨,销售额超8000万元。
公司实行“公司+基地+农户”“公司+专业合作社+农户”“公司+农民经纪人+农户”等多种模式,每年提前与各基地、专业合作社和农民经纪人签订合同,根据手上订单,明确各基地的种植品种、播种时间、种植面积和收购数量。目前,在刘桥和刘桥周边地区建成各类蔬菜基地8000多亩。
“我们拥有一个2万吨的冷库,企业常年聘请近250个工人工作。”董事长吴浩介绍,今年公司还将新上一个项目,包括预制菜、休闲蔬菜食品的开发研制,“届时,我们将从农产品的源头到成品实现全产业链发展,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
近年来,通州区着力培育富民产业化发展,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在粮食蔬菜主产区,发展粮食果蔬产地初加工、仓储和冷链物流体系。在城郊周边布局主食加工、休闲食品、速冻食品、预包装食品等产业。截至目前,通州已拥有农业市级龙头企业13家。
在通州二甲镇,江苏蜜心枣业有限公司内,包装好的枣干、枣夹核桃、脆枣、枣片等果蔬干整装待发,即将按照网络订单发往全国各地。公司经理潘小旺介绍,企业在上海有自己的销售团队,全年可产生1000多万元的销售额。“9月至12月是果蔬干的销售旺季,届时公司30多名员工需要加班加点才能完成订单。”潘小旺告诉记者,周边农户除了在公司打工还会到厂里进货,自己售卖,增加收入。
全区范围内比较优势明显、生态友好、生产安全可靠、带动农业农村能力强、就业容量大的现代农业项目,是通州大力扶持的方向。今年上半年,通州组织农业农村重大项目申报,共排查出25个项目,年度计划总投资达17.73亿元。
乡村+非遗,让老技艺散发新活力
西亭脆饼、石港窨糕、平潮红糖精枣是南通人记忆里最具代表的茶食,也是通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12日中午,南通西亭脆饼有限公司的行政人员在为订单忙碌。董事长曾伟华介绍:“为迎合市场需求,公司研发出奶油、橘子、桂花、葱油等多种个性化口味;通过‘线上+线下’两种销售模式,近两年销售额近2000万元。”
得益于各级政府部门的扶持与引导,目前,通州非遗项目多达33个。在传承的同时,也带动着乡村振兴、村民致富。
石港镇的窨糕原来只是当地名小吃,在清明前后售卖,入选“非遗”后,许多人慕名而来,现在常年有售。店主张建华介绍:“有些在南通的旅行团会特地停靠石港,购买窨糕。我这个小食店,每年也能有20多万的收入。”
二甲镇的王振兴是蓝印花布印染技艺国家级“非遗”传承人。走进他家宛如进入了一个蓝白色的世界,蓝印花布制成的桌布、壁画、帽子等应有尽有。
王振兴今年83岁,和蓝印花布打了60多年交道。如今他带领子女创办的“正兴染坊”能做出400余种花型图案,主要为国内外服装厂提供布料。“市场好的情况下,一年销售额近百万元。”王振兴介绍。
记者 黄艳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