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滴汗从额头流下来要多久?一粒沙转身成为沥青拌合料要经历多少阵痛?什么样的人才能经得起炎炎夏日160摄氏度高温的烤验?昨天凌晨,位于海门开发区海能路的东方路桥沥青拌合场上,奋战在施工一线的工人师傅给了我们答案。
灯光下,操作手黄强精神抖擞按下沥青加温炉启动键,这标志着沥青导热油加温开始,一天的养护大中修工程已正式启动。凌晨2点30分,天还没有亮,但拌合场内灯火通明。沥青拌合料已经生产完备,随着拌合场副场长郭威峰一声令下,恭候在场内的15辆载重30吨的翻斗运输车开始发动,将车稳稳地停在拌合楼出料口开始装料。测温计显示,沥青料生产完成后出场温度达到176摄氏度。当天,他们要生产1000吨SMA-13沥青混合料,在天亮之前运送到位于20公里之外的海门三厂街道境内S356省道。
(相关资料图)
清晨5点,压路机操作手青年党员周华走上压路机发动机器开始准备工作。5点45分,两台摊铺机已就位,运输沥青混合料的卡车在后方排成长龙。路面层摊铺开始,现场机器轰鸣,3台16吨双涡轮压路机、2台摊铺机、15辆沥青料运输车有序排列轮番作业。
早上8点30分,我们赶到现场时,正在作业的压路机上,温度计显示路面温度高达160摄氏度,30多名工人和现场管理人员挥汗如雨。东方养护公司党支部副书记周卫华介绍说:“三台压路机每台把摊铺段一共压7遍,过程为:前进、后震、来回震、最后静压两遍,压实度就能达到98%以上。现场有5名党员和25名工人,因为受天气高温限制今天只能摊铺890米,1000吨料今天10点前全部铺完”。
路面热气腾腾如蒸笼,地面的高温烫得脚底发疼,绿化丛中有的草都被今年破历史纪录的高温烤焦了,而在场的每个人没有一声抱怨,坚守岗位。项目实验检测负责人党员陆旭峰说:“遇上高温天,我们通常早上4点半就开始施工了,干到上午9点半休息,下午3点半再干到晚上7点半。”
记者了解到,今年南通市普通国省干线公路路面养护大中修工程施工项目主要施工工艺是对老路进行铣刨,底基层采用水稳碎石挖补,全线喷洒下封层,铺设4厘米沥青砼。当天的施工采用两台摊铺机平行作业,碾压采用三台双钢轮压路机。
自去年起,南通公路事业发展中心实施养护现代化建设,今年有哪些新技术新工艺?养护科杜仲宝透露:“现场沥青上面层施工过程中项目部采用智慧管控系统,从后场混合料的拌合、出料,到前场混合料的摊铺、碾压,均通过管控系统进行实时监控,任何环节发现问题管控系统都会及时示警,该系统对于现场施工质量的控制给予了极大的帮助。”
不到半小时,我们的衣服全湿透了,而管理人员、工人、操作手、驾驶员的衣服早已湿透了几遍。大家开玩笑,把一个鸡蛋放在沥青路面,瞬间完全可以烫熟。一旁的工人师傅笑了:“施工现场,衣服全被汗湿透了,一天干不了。”
养护科科长康峰沂介绍,今年南通市公路事业发展中心将有5个大中修项目施工,共设置5个标段,20余公里线路进行养护大中修。整个工程6月开工,10月底完工。每个项目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和市级“平安工地”建设相关要求,确保项目安全生产无责任事故。部分项目争创市级“品质工程”示范项目。
890米,不长,但接受的是烈日、高温和时间的考验,更是行业精神和时代社会的考验。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个行业更有一个行业的长征,这种长征就是行业精气神的接力和传承,就是更好地为公众服务的价值所在。
通讯员马国福 记者彭军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