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昨天,记者从海安科技局获悉,今年该市亚太科技、晨朗集团、中机锻压3家企业分别联合行业知名高校院所成功获得省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项目立项,成为企业新的增长点,为推动企业创新发展、助力海安产业升级提供强有力支撑。
科技部于2018年启动建设全国首批52个创新型县(市),分科技支撑产业发展、科技支撑生态文明、科技支撑民生改善3个主题,3年期满后组织专家评审、现场复核及综合评议。海安的建设主题为科技支撑产业发展,3年来形成了一整套抓科技创新的“基层工作打法”,在全国脱颖而出,成为全国47家、江苏5家之一,南通唯一的国家创新型县(市)。
海安通过强化顶层设计,成立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挂帅的建设领导小组、科技创新委员会,建立“1+13+1”科创体系,让科技创新变“单打独斗”为“全域作战”。“1+13+1”科创体系,就是出台《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建设科技强市的意见》1个总纲文件,构建全面创新管理体制等13项工作机制,以及推出1项配套政策。在此基础上,推出一系列政策“干货”,包括财政出资2000万元设立“科创贷”风险补偿资金、对科创板上市企业给予600万元补助、政府采购优先使用企业创新产品等。同时,强化服务保障,实行一揽子激励机制。常态化开展“机关部门服务企业科技行”,57家机关部门挂钩400多家科技型企业,服务聚焦企业技术、人才和项目需求。连续9年举办“创新创业在海安”“两院专家走进海安”两大活动,主动帮助企业跑高校、找专家、育成果、引人才。
经过多年摸索和创新,海安从园区载体、科研平台、金融服务等几个方面共同发力,构建起科技创新支撑产业发展的体系。围绕常安纺织科技园、机器人及智能制造产业园、时尚锦纶产业园、电子信息产业园、上湖创新区等十大特色园区,发挥上海交大、中科院等研究院科研优势,资源集聚效应日趋放大,为海安的科创生态体系打造良好的载体。
海安开展企业创新能力提升三年行动和高企培育“小升高”计划,扶持高科技项目加速进入高企行列。近年来,6家企业获评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33家企业成为国家、省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隐形冠军企业。先后获评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2家、省级农业龙头企业18家;省级以上农业科技型企业数达21家。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国家重点研发专项2项,江苏省科学技术奖11项。
海安还以科技创新活力、亩均销售及利税等为主要评价内容,突出科技创新权重,按得分高低排序,将企业分为A-优先发展、B-鼓励提升、C-帮扶转型、D-落后整治四类,实施金融、用地、用水、用气、财税财政奖励补助等一系列差别化政策,强化企业创新意识,推动企业主动创新。针对没有产学研合作、研发机构建设等科技活动的企业,在全市财政各类政策兑现上实行“一票否决”,倒逼企业主动创新。
在科技支撑产业发展过程中,海安有近600家企业与170多家高校院所、30个院士团队开展合作,支付合作经费超6亿元,全市年净增工业应税销售60%以上来自产学研合作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国家重点研发专项2项,江苏省科学技术奖11项。2020年高新技术企业数达374家,是2017年的2.5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