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一年一度的春运来临,返乡高峰与疫情高峰叠加,农村群众的医疗救治与药品保障面临新挑战。
近日,记者从南通市卫健委了解到,目前我市一方面通过多方协调药品及医疗物资设备,有效满足了基层患者用药需求;另外一方面通过畅通转诊渠道,让重症患者得到及时转运等举措,有效强化了农村医疗体系应对疫情冲击的能力。
【资料图】
满足基层用药需求
“政府直接送药到基层,退烧药不再‘一药难求’,村民就诊也更安心。”7日,如东县长沙镇卫生所长兼镇卫生院院长王陈告诉记者,当天来就诊的群众都顺利拿到了需要的药品。
“为解决基层部分医疗机构解热镇痛药品紧缺的问题,如东县委县政府紧急从外省筹集120万粒对乙酰氨基酚配送到各基层医疗机构,免费发放给发热居民。”如东县卫健委基层卫生与妇幼健康科科长鲍建国透露。与此同时,如东县中医院牵头组织力量做好中药饮片原料采购及调剂配送等工作,大大方便了患者就医购药。
“总体上来说,卫生院的药品是足够的。”如皋市第四人民医院药剂科分管院长吴淞告诉记者。在如皋市卫健委的统筹协调下,如皋市第四人民医院下设的4家分院、28家卫生室的药物储备都得到了补充,全面满足了基层患者的用药需求。
据悉,上月20日至今,南通市卫健委经过多方协调,向各县(市、区)卫健委提供药品13批次,涉及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基层紧缺的13类药品31.7万瓶(盒),同时,向省卫健委联系申请了指脉血氧仪、呼吸机等设备。
畅通全市转诊渠道
“做好农村疫情防控,一是要让药品下得去,能够配送至最终端,县、乡、村医疗卫生机构配足配齐所需药品。二是要使重症转上来,农村地区发现重症患者后,能够及时转运至有救治能力的医疗机构就诊。”南通市卫健委医政处处长陆小鹏表示,目前我市转诊渠道畅通,从一定程度上有效确保了重点人群的快速救治。
在如皋石庄镇卫生院,医生结合辖区居民年龄、有无基础疾病、新冠疫苗接种情况等进行分级分类管理,发放爱心告知书,注明家庭医生团队、家庭医生和社区工作人员联系电话,同时对重点人群进行健康评估,将黄色、红色风险人员列为重点关注对象,加强健康监测和巡查服务。作为医联体的一部分,如皋市第三人民医院加强分院及村卫生室建设,对分院及村卫生室进行新冠病毒感染救治业务知识及技能培训,配备药品、耗材及医疗设备,提升基层救治能力。
同样,如东县也针对65岁以上特殊人群、0-6岁儿童、孕产妇、血透病人等人群进行了分类管理和重点关注。
据了解,南通市将建立健全三级医院分片包干责任制、对口支援、对口收治机制,依托10个城市医疗集团、12个县域医共体,形成市县镇村从问诊到救治的四级服务网络,将115个基层医疗机构全部纳入医联体建设体系,明确转诊联系人、对接关系,为新冠病毒感染者提供分级分层分流救治保障。
发热门诊应设尽设
面对疫情新形势和新挑战,我市第一时间开通街道(乡镇)、社区(村居)、家医团队三级询医问诊24小时热线电话,1620个家庭医生团队为1894个社区(村)居民提供全方位服务。
社区网底越扎实,居民的获得感也就越强烈。通州区卫健委对现有医疗资源进行整合,确保辖区居民网格化管理全覆盖,逐步构建完善的新冠病毒感染者分级诊疗服务网络。通州区人民医院、通州区中医院、通州区二院等26家发热门诊(诊室)、205个家庭医生(团队)随时待命,全天候守护群众健康。
在如东县,240个发热服务点“应设尽设”,基本满足“步行15分钟医疗圈”。如今,如东县基层医疗机构每日门急诊人次17000左右,其中村卫生室门诊人次达11000左右,真正做到了小病不出镇,大病不出县。
据陆小鹏介绍,全市的89家发热门诊、114家发热诊室、1610家发热服务点已应设尽设、应开尽开,同时还开设了39家儿科发热专用诊室。在此基础上,还将部分便民核酸采样点改造为健康小屋,全面保障发热人员救治工作。
“从城市到农村,市卫健委将持续优化政策措施,积极稳妥做好‘乙类乙管’转段工作,确保守住重症病人有床有药、尽最大努力将重症病例死亡率降到最低、不因资源挤兑导致重点人员失管失治的‘三条底线’。”南通市卫健委主任张兵表示。
记者 李波 见习记者 王怡
[编辑:张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