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坦宽阔的田间道路纵横交错,生态美观的灌溉沟渠直达田间地头,一望无垠的高标准农田在阳光下熠熠生辉,一幅“田成方、林成网、路相通、渠相连”的现代农业画卷正在雉水大地徐徐铺展。
近年来,如皋市高度重视高标准农田建设,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进度,走出了一条粮食丰产丰收、产业齐头并进的新路子。
藏粮于地 粮食增产丰收
(资料图)
“田好,收成也好。”说起白蒲镇斜庄社区建成高标准农田后的变化,种植户吴际国感触颇深。原本的农田都是散乱不规则的“补丁式”田块,现在“小田变大田”,不仅“颜值”提升了,粮食产量也大大提高了。
近年来,如皋市围绕农田规模化、宜机化、生态化目标,构建“全市一盘棋,统一管理、统一标准、统一制度”的新格局,全面推动高标准农田建设提质增效,为乡村振兴蓄势赋能。截至2021年底,全市已建成高标准农田71.57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69.26%。
高标准农田建设助力粮食增产丰收。近年来,如皋市粮食年产量稳定在67万吨,其中优质小麦良种、优质食味稻米种植占比分别达98%、80%。今年夏粮又取得了面积、单产、总产、价格“四增”的好成绩,如皋市先后获得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江苏省粮食生产先进县等荣誉称号。
科技赋能 农业绿色发展
站在城北街道天河桥村的地头,成片的小麦一望无际,一条条生态沟渠镶嵌其中……“这是天河桥村今年启动的生态沟渠试点项目,是对尾水循环再利用的一次探索实践。”市农业农村局农田建设科副科长庄中建介绍道,天河桥村构建起肥水循环系统,将农田肥水通过生态沟渠引入专用的蓄水池,再经过循环泵重新输送返田,实现肥水的二次利用。经过多次灌溉,肥水中的肥力被农作物反复吸收,直到达到一定标准后才会向河道排放,在提升灌溉效果的同时更加绿色环保。
沟渠是农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近年来,如皋市着力推进生态沟渠建设,在满足灌溉系统改造升级的同时,从排水角度深入探寻绿色治理方式,率先引入生态护坡工艺,建成了会“呼吸”的生态沟渠,降解农田里残存的化肥农药,保证了沟渠的生态功能,美化了田园环境。
此外,如皋市还将农田建设与水环境治理相结合,构建“一循环、两调节”农田尾水循环利用系统,实现农田退水微循环、资源再利用,探索开展农田排灌系统生态化改造试点,不断改善全市农业生态环境,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筑牢“耕”基 产业提质增效
“我去年来搬经镇卢庄村考察了好几次,看到这里田间的路都修成了水泥路,农田的水利灌溉也很方便。”种植大户彭德胜所种植的大棚芹菜对环境要求比较高,水分必须充足、土壤必须是沙土。经过多地考察,他最终选择了卢庄村。
在藏粮于地的同时,如皋市通过将高标准农田内涵外延,推动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加快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让农田发挥高效益,让农民获得高收益。
目前,“借力”高标准农田建设,如皋市在确保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稳中有升的前提下,构建了花木盆景和“三黑三白”(黑塌菜、黑鱼、黑猪及优质大米、白萝卜、白蒲黄芽菜)等特色产业格局;打响了“苏·皋长寿”集体商标、“如皋黑塌菜”省级单品类区域公用品牌、“玉兔”“长寿”等企业品牌、“蒲塘”等江苏农产品品牌和“如皋大米”名特优新农产品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断提高。(吴青青 刘金宁)
[编辑:苏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