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毕业于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的“95后”创业代表周天宇成功入选江苏省“双创计划”。谈及创业,他说:“海门的各项政策加持,为青年人才创业注入了澎湃动能。”他创立的氨酯汀兰(南通)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致力于研制替代土壤的高分子材料种植基质,近年完成千万元人民币股权融资,已实现面向建设公司、绿植花卉分销等的商业应用。
在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区,像周天宇这样的青创人才绝不是个例。近年来,海门区以青年人才“引得进、育得好、留得住”为抓手,大力实施“东洲菁英”工程,“集聚+培优”青年人才,为打造创新发展“智高地”释放创新能量、提供智力支持。青年人才,正以百川入海之势与今天的海门共潮而生。
推出政策“专属包” 注入创业“强心剂”
【资料图】
1991年出生的岳远贺来海门之前在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归国之后的一次偶然机会,海门“东洲英才”引进计划“一事一议、上不封顶”的特色政策,让创业初期、急缺资金的岳远贺眼前一亮。2022年,岳远贺带着他的项目“新型高温化学气相沉积半导体光刻胶外延设备的开发与产业化”走上了“东洲智荟”项目路演现场讲解台,凭借成熟的研究成果及广泛的应用前景成功通过了评审,并获得了300万元的项目资助。
海门不遗余力地给予青年人才“第一桶金”支持,前瞻性地在“东洲英才”引进计划中增设了青年专项,对35周岁以下优秀人才入选的资助额上浮10%,资助总额最高达1000万元。而“东洲智荟”项目路演为拥有原始创新成果、具有持续创新能力和成果转化能力的临产业化高层次青年人才项目更是开辟了“快速通道”,经路演被选中的项目,可直接获得相应政策扶持。
“资金的迅速到位,是让公司破土而出的‘及时雨’。”目前,岳远贺的南通远景智能装备有限公司已投入全面生产。
立好育才“风向标” 激发成长“内驱力”
东南大学毕业的黄佳维博士现于江苏慧聚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担任研究员,其作为海门区首期“521”东洲青年英才培养工程培养对象已入选南通市第六期“226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在“521”工程的培养期内,黄佳维博士带领团队完成国内首个选择性RET抑制剂普拉替尼的合成,并完成2篇发明专利的撰写。
海门区突出“青年优先”理念,深入实施“521”东洲青年英才培养工程,首期评选3名青年专家培养对象、10名青年领军人才培养对象和42名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培养对象,目前已有2名培养对象入选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8名入选南通市第六期“226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从事研发工作的培养对象已累计取得科研转化500余万元。
自2021年实施“东洲英才”培养计划以来,海门通过发放补助、配套奖励、攻关培训等举措,搭建多元化培养“大平台”,致力于为青年人才“搭台唱戏”,厚植“悉心育才”沃土,激发青年人才干事创业、创新突破的热情,实现青年人才培育多方位、全覆盖。
优化服务“供给端” 提升人才“归属感”
毕业于兰州大学的宋梦茜是海门青年人才驿站的首名体验者,通过前期申请,其在短时间内便通过审核,顺利拎包入住。除了享受星级般的入住环境,驿站还提供了免费的早餐和咖啡,并为青年人才量身打造咖啡厅和青年会客厅等公共区域,可以用于日常休闲交流。“我很愿意留在这座城市,也很期待未来的生活。”在结束一天的体验后,宋梦茜发出了由衷的感叹。
目前,海门已有2家青年人才驿站建成并投入使用,专门面向高校应届毕业生以及毕业两年内的青年,符合条件的青年总计可以获得最多 14 天的免费住宿,已经运营的驿站可以最高同时容纳 120 名青年入住。除此以外,海门以“三年建成100万平方米人才公寓”为目标实施“人才安居工程”,构建从“ 一张床”“一间房”到“一套房”的多层次住房保障体系,现建成人才公寓9600余套,青年人才入住人数占总入住人数的80%。
海门着力营造拴心留才的“软环境”,通过全方位服务矩阵变“引凤来栖”为“引凤长栖”,以优化服务“供给端”,为青年人才打造舒心之家、顺心之家、称心之家。为提升青年人才服务质效,海门举办“缘·东洲愿”青年人才联谊交友活动20余场,全力打造人才服务现代化数智平台,实现人才申报一网通办、人才政策一键匹配、人才服务一码畅享,让更多青年人才感受到海门人才服务的温度。
作者:黄钱渠 刘华
[编辑:苏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