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的活力,不止在人潮涌动的商场,也在市井街巷处。在城市的许多角落,从美食到文创,不同主题的市集布置精美,产品多样,好吃好玩又好逛,给城市带来宜人烟火气的同时,推动了经济的复苏,给更多刚开始创业的年轻人提供了新平台,也为城市综合发展的方向赋予了更多可能。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烟火有声,社区公益汇聚美好生活
修水壶、配钥匙、测血糖……在北濠东村社区先锋广场,前来参与“濠美市集”的社区居民早已将各个“便民小摊”挤得满满当当。“‘濠美市集’今年已经是第三期了,我们可以享受免费修鞋修拉链、拍证件照、健康咨询、理发、换纱网、口腔诊查等暖心服务。”80岁的王大爷一边量着血压,一边向第一次来的邻居们如数家珍式地介绍道。
“‘濠美市集’既聚焦了居民身边需求,又聚合了社区周边服务资源,通过“零距离”的便民服务,增进的是邻里感情,激发的是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积极性。”据和平桥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筹办‘濠美市集’前期,我们组成由社区‘两委’班子成员、社区工作者、志愿者参与的‘探店’小分队,实地走访、深入摸底,充分发掘社区及周边‘五小’场所资源,希望把小超市、小理发、小培训、小餐桌、小维修搬进社区便民服务中心、小区服务驿站,提高资源利用率,延伸服务辐射圈。”
理发修面、健康诊疗、防诈讲座、法律咨询……喜闻乐见的公益服务项目,实打实的便民利民举措。据了解,“濠美市集”作为崇川区和平桥街道今年的重点公益服务项目,在实现构建“社区搭台、商企共驻、全民参与、互惠互利”模式,充分盘活社区资源,让居民享受到“家门口”式贴心服务这一愿景的过程中,起到的不止是服务载体的作用。
除了提供志愿服务,“濠美市集”还聚焦社区居民的热点难点问题,提供订单式服务。“一方面,我们会根据大多数居民的需要,配套能够提供服务的社会组织;另一方面,我们还开展在职党员线下‘寻单’、共建单位限时‘办单’活动,相互补充。”北濠东村社区党委书记王冬梅介绍说。
“C位”出圈,创新业态凝聚创业能量
白天的城市喧闹纷繁,夜晚的街区接踵摩肩。前不久,2023“苏新消费·夏夜生活”系列活动、“惠聚南通 美好生活”夏季购物节在南大街联袂启动。活动现场,融合了咖啡美酒、烘焙花艺、老字号等多种业态于一体的“超级市集”一经开市,就吸引了大量市民前来消费体验。可以说,无论是“土”味逛吃者还是高雅文艺小资青年,都能在这里找到一款“钟爱”。
“摆的是地摊,也是人间烟火;卖的不是货,是风和自由。”从南大街经营着手作咖啡、精品烘焙、精酿啤酒的精品摊位到运河北岸路汽车后备箱集市摩天轮下霓虹绚烂的小资情调。主城区的各个角落,各类“星光”集市成为当下通城青年更好满足生活需求的“增量经济”,也是推动消费加快恢复的前沿阵地。
听说有摊位费减免政策,小梁果断辞去月入一万五的健身教练工作,在运河北岸路夜市摆摊卖起了汉堡。他会因为“小顾客”一声道谢而成就感爆棚,也会因下雨无法出摊而感到着急。摆摊一个多月以来,集市管理员每天都来检查食品卫生,见小梁生意红火,还把他的摊位调到靠前位置。眼下,在小梁的影响带动下,原先的同事、同学乃至亲友纷纷意动,好几名“耐不住性子”的年轻人更是添置设备,准备加入夜市“生力军”。
这恰恰说明了青年在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上的作用。着眼当前经济社会形势和灵活就业等个体创业较为活跃的情况,崇川依托青年友好型城区创建契机,探索将夜市经济作为契合创业青年需求和市场经济规律的工作载体,致力打造“青年+集市+就业创业”模式,为大学生返乡人员、新市民、创业青年等新兴领域青年群体,提供部分免费摊位,解决带动青年实现就业创业。
据悉,南通正积极打造“青年+集市+电商直播”试点,依托“线下”+“线上”展销形式,注重直播带货新兴产业与服务青年创业就业相结合,以流量赋能产量,以产量推动效能。
暖心夜伴,别样交友依靠互动平台
小集市为有梦想、有想法的创新创业青年提供了成长、交流的平台,通过线下摆摊的方式进行自我展示,搭建起一个面向广大新兴领域青年“聊得开”的交流平台。
“年轻人伏案工作时间长,这个肩颈按摩仪,休息的时候用正合适!”“这个挂烫机是一体式的,拖拽方便、加水便捷,还能给床单被套除螨……”华灯初上,不少市民选择来到万科金域广场开启他们的夜生活,广场的夜市内一处摊位传出的阵阵售卖声引人驻足。这个由唐闸镇街道“承包”的特殊摊位,正以“爱循环”为主题,为辖区困难群体以义卖形式筹集善款。
“万科金域夜市人流量多,年轻人也多,我们把第一站选在这儿也是想弄个‘开门红’。”社区工作者小邵表示,“这边的摊主大多数都是‘90后’,自己摊不忙的时候还主动来帮我们做志愿者,感觉很暖心。”对于夜市摊主的小周和小葛而言,这样的体验还是头一回:“今天下午就看到社区来摆摊了,相比较我们这些‘老面孔’,他们有点生疏,群众热情又这么高,难免有些忙乱,我们也就搭把手,现场气氛非常棒,我们也是第一次穿‘红马甲’。”
不单单是这一次的“通力合作”,除了以口味实现顾客与摊主的“双向奔赴”,夜市中的摊主们还会自发“互通有无”。卖椰子蛋的给卖冰粉的做起了广告、炒米粉的给烤冷面的看起了铺子、卖小饰品的帮卖鲜花的打扫收拾摊位,据说还有俩摊主看对了眼索性“两摊并一摊”……“没想到夜市不仅给青年朋友提供了一个表达自我的舞台,还间接在日常互动中增进了解,加深友谊、丰富业余文化生活。着实为街道的夜经济增添了一份青春活力。”永怡社区党总支书记单俊说。
共话传承,融合发展助推文旅复苏
5月22日,南通群英馆沿濠河畔灯火辉煌、人影绰绰,由南通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主办,南通市文化馆(南通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南通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会承办的第八届“南通非遗集市”火热开市,活动是南通市全民文化节的重要内容,也是2023南通市文化馆服务宣传周系列活动之一。
此次活动精选了20项极具代表性的非遗项目进行现场展览展示,采用线上线下同频共振的方式,利用抖音号、微信视频号等网络平台同步直播,主持人与传承人现场互动,展示“非遗好物”,阅读“非遗故事”,参与活动互动点赞,领略南通非遗魅力,短短一小时的直播,在线观看突破4万人次。传统与现代相融,传承与创新碰撞,让广大群众沉浸式体悟人间烟火时代新篇。
据悉,南通非遗集市自2019年起已连续成功举办八届,是实现非遗创新发展的一个新尝试,是推动非遗和旅游深度融合的一个新举措,是促进传统文化走进现代生活的一个新途径,已成为深受通城百姓喜爱的文化品牌活动。
不得不承认,集市业态正在推动非遗与现代生活相连接。无论是精心设置的非遗工艺品、文创产品展销专区,还是特别邀请的本地特色非遗传承人入驻,依托精选而出的优越地理位置,让市民游客在“赶集”消费的同时,近距离感受传统文化魅力。营造全民关注非遗、参与非遗传承保护的良好氛围的同时,不断推动全市现代公共文化体系建设再上新台阶。
对广大市民来说,集市既能满足就近消费需求,也可丰富消费场景,在一定程度上对拉动内需、盘活经济作出贡献,但也对城市治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既要“烟火气”也要“不呛人”,在“烟火气”与“秩序感”之间找到平衡点,集市发展的下一步尤其考验城市治理的“绣花”水平。
作者:陈逸夫、黄丽、汤琰
[编辑:高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