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跃亭造车能扛多久 是否还有机会扭转局面?
来源: 发布时间:2017-07-10 09:50:03

人们习惯于将鲜花献给成功者,将冷漠留给失败者。此时的贾跃亭,前路极其险恶,但至少未行至楚霸王项羽四面楚歌的绝境,他脱下乐视网董事长的战袍,披上乐视汽车生态全球董事长的战衣,继续造车征程。京东创始人刘强东、蔚来汽车投资人李想、易凯资本王冉等商业人士皆发文力挺贾跃亭,虽然刘强东“今日谈论乐视或者老贾的成败为时尚早”的声援仅停留一天便悄悄消失。

一句“很抱歉让各位担心了”,贾跃亭道出创业者的悲凉。承诺将承担全部的责任的同时,他以破釜沉舟之决心继续追梦:“再大的挤兑,也挤不垮我们变革汽车产业的梦想。恳请大家给乐视一些时间,给乐视汽车一些时间,我们会把金融机构、供应商以及任何的欠款全部还上。”

在盘根错节的乐视生态中,汽车板块被认为是将乐视吸入漩涡的最大黑洞。在夫妻两人以及3家乐视系公司12.37亿元资产遭冻结的情况下,贾跃亭对造车丝毫没有动摇,如此执着,吻合创业者应有的精神与特质。他以狂热、激情以及勇气,吸引来一批批人,包括员工以及投资者。即使在乐视危机重重时,依然还有人选择站在他的身边。但是,更多人也在离开。树倒猢狲散,这样的场景在如战场的商场历历在目。

梦想与现实,在这一场力量寡众悬殊的博弈中,贾跃亭是否还有机会扭转局面?

创业的真谛,就是把不可能变成可能。在马云以50多万元开始创办阿里巴巴时,一样被质疑为骗子、疯子和狂人,他以“时光机枪”一一击碎当年无情的嘲笑,今日手握市值逾3000亿美元的阿里帝国。近年来,阿里已涉足电动汽车领域,除了与上汽集团牵手打造互联汽车之外,互联网造车企业小鹏汽车也有阿里系投资的身影。不过,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是阿里系、腾讯还是百度,这些互联网巨头往往都是跨界合作或投资其他企业,至今没有贸然独自造车。很明显,贾跃亭的战略与此迥然不同,他要亲自打造出乐视超级汽车,为此甚至不惜押上全部身家投资设厂和招兵买马,这需要更大的勇气。只可惜,身上带着互联网基因的贾跃亭,理想主义和机会主义过浓,低估了由资金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高门槛构成的汽车工业。

在汽车一百多年历史里,多少车企九死一生,包括丰田、通用和克莱斯勒等汽车大鳄,皆遇过濒临破产的险境。坐在世界头号汽车制造商宝座的丰田汽车,昔日陷入的艰难境地,并不亚于今日的乐视。日本“国产车之父”丰田喜一郎从父亲丰田佐吉手上接过高达10万磅的丰田自动织机专利转让费开启汽车研发,于1937年创建丰田汽车。正因为选择了耗资巨大、连三井这样的大财团都不敢轻易尝试的汽车制造,喜一郎甚至透支了生命。1949年,面对2亿日元的周转资金缺口、汽车产量直线下跌、每天都处于巨额亏损中,为解融资燃眉之急,喜一郎只好于1950年6月带头辞职,向银行融资所提出裁减过剩人员等附件条件进行妥协,亲自走下丰田这条船来帮企业渡过难关,1700名员工随后自愿辞职,以悲壮之举帮助丰田起死回生。接任者石田退三在股东大会上百感交集地谈到“等到公司业绩好了,我会把总经理的职务还给喜一郎。”然而,这一幕没发生,57岁的喜一郎为重返岗位废寝忘食,在临近复出时却因脑溢血于1952年去世。

时至今日,造车之路仍然布满荆棘。埃隆•马斯克于2003年成立特斯拉,已拿出Model S豪华电动轿车等令人惊艳的产品,商业模式也全面创新,即便如此,特斯拉在2017财年第一季度仍净亏损3.3亿美元,逾十年未能扭亏为盈。比亚迪创始人王传福于2005年开启绿色梦想,为此烧钱多年。比亚迪一度深陷亏损,公司英文名字缩写BYD(Build Your Dream,成就你的梦想)甚至被嘲笑成“Bullshit Your Dream”(胡扯你的梦想)。近几年,比亚迪虽然借补贴政策东风,情况有所改善,但新能源投入一直未断,其中2015年定增募资150亿元,用于锂离子电池扩产、新能源汽车研发以及补充流动资金及偿还银行借款。

建一条生产线或一个工厂动辄几十亿甚至上百亿元。对于造车新势力而言,资金难题只是其中之一,更难的是如何拿出更先进的技术和产品与传统车企巨头较量。这并非在汽车前缀简单加上电动、智能以及互联几个词语,再喊喊“重新定义汽车”的口号就可颠覆现有的格局。

事实上,电动汽车比内燃机汽车出现得更早,因技术、成本、基础设施等种种问题,至今普及推广之路依然崎岖不平,要在短时间内取代燃油车谈何容易。毕竟,汽车是关系到消费者性命安全的产品,电动汽车也不例外,无法像智能手机、智能电视机等电子产品那般迅速被消费者接受。人们对电动车安全、便利等方面的疑虑难以在短时间内消除。

不过,随着社会对环保意识日益增强,电动车的前景越来越被看好,尤其是在国内多重政策力推下。造车正成为潮流,各路资本和企业纷纷涌入。

虽然贾跃亭选择电动车的方向符合大势所趋,并且一直付之行动,从传统车企挖来众多高手助他圆梦。但是,自从乐视于2015年1月首次公开超级汽车“SEE计划”的具体进展以来,他的造车梦就一直争议。“门外汉”的他,以浮躁的互联网思维在强调匠心制造的汽车领域碰了壁,低估了造车的门槛,忽视了财务风险的把控,过早高调、密集宣传造车计划,至今却没拿出令人折服的产品。互联网与汽车的边界未打破,反而模糊了梦想与忽悠的边界,他被质疑借造车圈钱,甚至被讽刺为“PPT造车”的代表。

如今,举步维艰的贾跃亭,依然义无反顾地造车,力争把FF91尽快带到消费者面前,勇气可嘉。但是,筹钱偿还当前的欠款,让承诺不变成空头支票,这已足以让他焦头烂额,更何况面对造车这张“血盆大口”。汽车从研发到上市,需要时间,新车上市到企业盈利,需要过程,这一切皆需要源源不断的投入。贾跃亭,能扛得住吗?李溯婉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