亭亭玉立的睡莲、随风摇曳的芦苇,木质栈桥蜿蜒其间、排水口处清冽的水“哗哗”流淌……颇有小桥流水的韵味,可这并不是园林美景,而是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益民污水处理厂的人工生态湿地。该湿地已入选江苏省十大生态安全缓冲区典型案例。
(资料图)
“这一片80多亩,有睡莲、香蒲等10多种水生草本植物和花卉植物。”生态缓冲区运营负责人邱启明介绍,“生态缓冲区可对污水处理厂尾水进行深度净化,日处理水量约4.8万吨,深度净化后的出水COD、总磷、氨氮等指标均可达到地表水Ⅲ类水质标准。”
绿意盎然的生态缓冲区是近年来通州生态领域的成果之一。如今的通州,抬头可见“天空蓝”,放眼环顾“生态绿”,大美通州的生态画卷徐徐铺展,持续向好的生态环境让人民群众有了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
打好“水土气”整治攻坚战,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
在震旦江苏园区智能家具配件生产项目现场,工地设办公区、生活区和施工区,三区分隔布置、整齐划一,细密的防护网、醒目的安全警示牌、堆放整齐的材料等,让大家感受到安全、规范、文明的施工氛围。
项目经理陆宏飞表示,项目占地面积大,地势空旷,施工过程中极易产生扬尘。“为有效防治施工场地扬尘,我们项目部编制专项方案、建立制度,安装了扬尘在线检测系统,按照南通市标准,设置了6层防尘网,配备两台洒水车、5台除尘雾炮机,围墙的喷淋24小时开启,现场安排8名保洁人员,确保无扬尘。”
十年来,通州认真贯彻国家大气、水、土壤“十条”措施,以更高标准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生态环境质量显著提升。“这几年,通州不仅经济发展很快,生态环境也在发生巨变,特别是空气越来越清新。”市民陈淑英对蓝天白云常驻的好天气非常满意。
通州的天更蓝了!通州区将大气污染防治以城区建成区为重点向全区拓展,采取并持续落实“抑尘、减煤、控车、治企、增绿”措施。2021年全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为87.9%,较2015年(基准年)提高14.8个百分点。
水更清了!通州区将水污染防治由“三河”(通启运河、通吕运河、九圩港河)向支流支浜拓展,扎实开展农村河道三年整治、黑臭水体整治、排污口整治、“散乱污”整治。2021年,15个市考核断面水质优良比例100%,地表水环境质量进入全省第一方阵。
土更绿了!通州区将土壤污染防治由农用地土壤风险管控拓展到重点行业企业用地管控、污染场地风险管控等重点领域。全面完成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强化建设用地和农用地土壤环境管理。加大危险废物污染防治力度,实现危废产生、贮存、转运、利用处置全过程有效监管。
打出铁腕治污组合拳,环境监管能力全面提升
近日,通州生态环境执法三局与水生态环境科组成联合检查组,对位于刘桥镇的九圩港沿线企业进行专项夜查时,一家豆制品加工企业偷排废水被当场逮了现行。
通州区坚持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以绿盾执法亮剑行动为主线,以破解环境难题为重点,以保障环境安全为底线,重治污、严执法,优服务、促发展,强内功、提素质,全面提升生态环境执法和污染治理能力,为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提供坚强有力的执法保障。
漫步于通灵桥区域,绿树掩映,河水清澈,一幅美丽的生态画卷浮现眼前……昔日,通灵桥周边聚集了11家污染企业,严重影响周边环境和群众生活。通州区将该区域综合整治列入“263”专项行动的重要内容,打出铁腕治污组合拳,累计调运污水2.5万吨,处置污泥73.43吨,清运液碱650吨、废油2000吨。待污染企业全部拆除后,又先后投入3750万元实施景观绿化工程,在平整出的13万平方米土地上种植了两万多株林木,如今的通灵桥区域已是一派生机盎然。
通州区狠抓突出环境问题整治,首轮中央环保督察及“回头看”、省环保督察交办的191件信访件、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审计反馈问题、省市交办的突出环境问题、省人大水污染防治法执法检查反馈的整改问题均全部整改销号,如期实现“清零”。清理整治“散乱污”企业353家,生态红线范围内17家印染企业全部关闭退出,28家砖瓦窑全部关闭,51家新型墙体材料企业整治完成,25家钢丝绳企业污染工段关停到位。努力提升生态环境监管水平,持续开展专项执法检查,“十三五”期间,共处罚1127家次,涉及金额10325万元,一批环境违法行为得到查处,一批环境安全隐患得到整改,一批环境突出问题得到解决,全区环保高效监管态势已经形成。
下好区域联动“一盘棋”,环境治理能力大幅提升
走进创斯达科技集团(中国)有限责任公司的装配车间,喷过漆的保险柜整齐排放着等待后道工序。“因为将油性漆改成了水性漆,所以整个车间的挥发性有机物的浓度很低,比原来油性漆的浓度缩小了80至120倍。”创斯达环保总负责人张翔表示,在通州生态环境局的指导下,公司多措并举狠抓污染点源头治理,积极实施源头替代,截至去年9月已经全面实现了油性漆改粉末或水性漆,溶剂型清洗剂改水性清洗剂,真正从源头上削减了污染产生。
近年来,通州区通过区域联动、部门联动、城乡联动,压实主体责任,稳步推进大气治理。臭氧是大气治理的重要内容,通过挥发性有机物走航车、无人机等科技设备实施“火力侦察”,对站点周边31家臭氧生成潜势大、反应活性高的重点企业进行管控,实现重点区域废气减排幅度达50%以上。
通州区还不断健全和完善镇(街道)环境保护机构,将环境监管网格实体化延伸至乡镇、拓展到村居,真正实现环境监管“纵到底、横到边、全覆盖”。建立信访约谈承诺制度,对重复举报三次以上的企业、季度信访考核排名最差的三个镇区园环保负责人进行约谈,全区环境信访与省部级以上越级信访连续实现“双下降”。全力推进生态文明示范创建,2017年以来,全区9镇11村获省生态文明建设示范镇村命名。2021年,通州区获“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正式授牌。
“可以说,过去十年是通州生态环境保护事业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十年。十年来,全区生态环境保护思想认识程度之深、污染治理力度之大、执法监管尺度之严、环境改善效果之好前所未有,生态文明理念日益深入人心,人民群众的生态环境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提升。”通州生态环境局局长张健表示,接下来,将继续把改善环境质量作为永恒的追求,在通州这片大地上更加注重源头管控,更加严格环境执法,更加创新环境治理,更加拓展生态优势,让天更蓝、水更清、地更绿,全力打造生态颜值更靓的美丽通州。(葛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