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地表水环境质量提升专项行动冲刺收官,取得历史性突破。根据市攻坚办通报,1-11月份,全市16个国考断面优Ⅲ类比例100%,55个省考以上断面(含16个国考断面)优Ⅲ类比例100%。凝聚“一盘棋”推进的强大合力,美丽南通从此夯实了“生态基石”。
“这是对深化区域治水、改善河网水环境质量、促进断面稳定达标成效的全面检验。把55个国省考断面,放在地表水环境治理的首要位置,聚焦区域治水先行区,统筹农田退水和养殖尾水治理、乡镇污水处理厂建设运营、农村分散农户生活污水治理、厕所革命等专项,我们终于向全市百姓交上了满分答卷。”工作专班办公室主任、市水利局局长吴晓春说:“治水永远在路上。打造干净、流动、美丽的河,现代水网建设全面提速,到年底区域治水覆盖面积将达3000平方公里。”
“一号令”专班落实
(相关资料图)
地表水环境质量,“生态宜居”的核心指标,“急难愁盼”的民生工程。年初,市委主要领导在市生态环境局专报上作出批示。工作专班迅速成立,强化组织领导、过程控制、督查问效。其中,专项工作组细分区域治水、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乡镇污水处理厂建设及运营管理、农村分散农户生活污水治理,排出年度项目清单。
其后,2022年第1号总河长令发布,要求统筹镇村区域水治理,扎实推进水污染防治、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修复,坚持系统谋划、连片整治、一体推进,做一片、成一片、美一片。市生态环境局、住建局、水利局、农业农村局等负责同志,走访如东栟茶镇污水处理厂、栟茶运河小洋口断面、长沙镇四桥村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等现场。以区域治水为抓手,坚持连片治理,强化综合施策,抓好重点区域,确保治一片、成一片,不断提升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成为共识。
拧紧责任链条,统筹督查推进,这样一些节点值得记录:5月17日,地表水环境质量提升专项行动如皋现场推进会;6月7日,全市北部地区水环境治理座谈会;6月16日,全市南部地区汛期水质提升座谈会——江河联治、水岸共治、全域防治,大幕开启。
“一体化”区域治水
市县级、镇村级河长上下联动,推动各相关职能部门履职尽责,控源截污、水系连通、自然活水,各地凝聚“一盘棋”推进质量提升、深化区域治水的强大合力。市水利局区域治水专班集中开展全市区域治水各片区试运行调度。各地成立调度专班,制定调度方案。市级专班及专家团队每周常态化现场指导、视频连线,有序有力推进。
海门区“云端慧控整体联动”,成效斐然。该区创新实施“水系大连通、水体大流动、工程大改造、沟河大整治、水质大提升”系列工程,调度沿江沿海及内河18个水闸,畅活通启运河、通吕运河等13条级河道及沿线支流河网,以区域治水试点,推动全域活水;以骨干河道畅通,带动村级沟河水网微循环。
启东市区域治水先行先试,寅阳片区实现“沟河通、水自流、可调度、水预排”,百姓挥别“晴天手舀水、雨天半腿水”的岁月。该片区推进控源截污,完成江海污水处理厂提标;创新农村分散式农户小型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实现污水零入河;推进水系连通,彻底打通片区内43条“冬瓜沟”“断头河”,满足过流能力要求;补齐工程短板,在沿海增设中央河闸,解决30公里海岸线无排水入海口门缺陷,同时在片区外围新建控导设施36座,提高区域引排能力;推进生态修复,对四级以上所有河道实行生态治理,打造了可休闲可亲近的滨水空间。
专班透露:启东先行区、通州团结河片区试点成功,去年区域治水覆盖1500平方公里,今年6个县(市、区)23个分片区全面推开,年底覆盖3000平方公里以上。中心城区100平方公里内,主要河道水质稳定在Ⅲ类水或优于Ⅲ类水标准。
“一张网”扩面增效
一体化推进农村区域治水、分散农户生活污水治理、厕所革命等,现代水网建设扩面增效,“全域一网、城乡一体,系统完备、安全可靠,调控有序、自然活水,智慧高效、生态美丽”的江海平原现代水网呼之欲出。
海安市位于长江水系与淮河水系交汇点与末梢,河网密布,汛期农田退水带来的水质滑坡冲击,已成为制约全年水环境质量主要因素。该市探索实施源头减量、过程阻断、循环利用和生态修复整治工程,形成了“退水导流+尾水循环”的农田退水治理新模式。
深化区域治水,建设现代水网。如皋市创新实施农田退水资源化利用方式,在城北片区先行开展17.5km2排水资源化利用试点,大明南片区将农田排水与清洁型小流域治理一体推进,重组区域水网,形成“高水系、自循环、零排放”的循环利用系统,农田退水的资源化利用,有效改善了国省考断面水质。
实施专项行动,区域治水与水污染防治攻坚等深度融合,摒弃了“就河治河”碎片化的治理方式,充分发挥滨江临海的地理优势和资源禀赋,形成“六网融合”的现代水网布局。专班负责人表示:持续开展已建成片区常态化运行,不断优化调度方案,确保实现“六个活水”,努力打造1000平方公里现代水网示范区。高水平实施区域治水,高质量建设现代水网,全域打造幸福河湖,中国式水利现代化南通新画卷正在高标准绘就。李瑞新 施晔
[编辑:苏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