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现在家门口安装了路灯,对我们老百姓来说方便多了,晚上再也不用摸黑走夜路了。”去年10月底,海门区余东镇余南村援法议事工作室就农村道路隐患问题广泛征集意见,并最终形成开展致富路段道路亮化工程的一致意见。如今该路段130盏路灯的安装工作完毕,看着亮堂的夜路,附近村民纷纷点赞。
从道路坑洼改造到污水管网改造,从三棚整治到纠纷调解,去年,海门区把群众“枝叶小事”当成“头等大事”来办,坚持用法律说事、五老调事、群众议事的“三事”管理推动城乡290个基层“援法议事”场所、标识、活动覆盖率达100%。
“谢谢杨大姐工作站为我们调解矛盾,帮了我们大忙。” 近日,常乐镇官公河村的戴某夫妇来到“杨大姐工作站”送来锦旗,这是“杨大姐工作站”获得的第十面锦旗。
“杨大姐工作站”成立于2017年,被称为“杨大姐”的杨立娟自2012年退休后一直奋战在基层一线,几十年如一日处理群众矛盾纠纷,因此被身边群众亲切地称呼为“杨大姐”。除“杨大姐工作站”之外,海门全区还搭建“党建小场心”“老兵工作室”等议事平台,成为村(居)民协商议事的“充电站”“法治图书角”“法治驿站”,并且广泛吸纳“五老”等热心居民参与,组织村(社区)法律顾问、“法治带头人”、“三官一律”等对议事事项发表法律意见,积极引导人民群众献计献策,推动人民群众由“观众”向“主角”转变。去年全区各类议事平台共调解矛盾纠纷3300余件。
近日,海门街道解放西路社区以推进老小区加装电梯为主题,召开“援法议事”活动,邀请政协委员、社区法律顾问、网格员、电梯公司代表、社区党员群众代表等共同参与。经过协商讨论后,大家一致决定制定《电梯使用公约》,规范居民行为,并通过入户宣传和在电梯内进行公示,引导大家切实有效地遵守约定。“通过让居民各抒己见,了解到真实情况,拿出切实可行的方案,事情才得到圆满解决。”总结此次“援法议事”活动时,解放西路社区党总支书记黄海如是说。
群众事群众议。去年以来,海门区围绕老百姓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选取切口小、群众关注度高的议题,听居民说事、让居民议事、帮居民办事、邀居民评事、向居民晒事,高效化解基层治理难题,让群众真正成为乡村治理的参与者、推动者和享有者。
记者 黄天玲
通讯员 张玲玲
[编辑:苏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