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南通网讯 盖新房本是喜事一桩,但是如东某村村民韩某家的别墅却由于种种原因烂尾长达一年半时间。由于建房合同不完善,工程款结算也成了一笔糊涂账。记者昨天了解到,如东法院岔河法庭邀请“法律明白人”加入调解,通过多轮调解,最终平息了这场纠纷。
邵某与韩某是同村近邻,两家相处得较为和睦。2021年,韩某家准备建两层小别墅,找到瓦工邵某,邵某欣然同意,双方签订建房合同。但此后的施工情况却没能让韩某满意,别墅二楼刚封顶,韩某就让邵某停工进行整改,而邵某觉得自己是按照图纸施工,韩某提出的整改要求不仅超出约定,也超出其施工能力。双方僵持不下,工程从2021年8月起就搁置了下来,一停就是一年半。
工程停工后,建房工人纷纷向邵某索要工资。邵某要求韩某按现有进度结清工程款13万元,双方协商未果,邵某一纸诉状将韩某诉至法院。
如东法院岔河法庭的承办法官受理该案后发现,双方之所以会产生争议,主要原因在于签订的建房合同过于简单,合同虽约定按图施工,但施工图是粗线条的图纸,对于施工要求、施工内容也未作约定。法官了解到,最后一次停工前曾发生过几次短期停工,皆因施工要求不明确所引发,但双方未能冷静洽谈,达成补充条款,而是带“病”施工,使矛盾积压,导致最后的烂尾局面。
合同约定按建成面积结算工程款,但现在房屋尚未建成,若按合同约定的方式结算,需要对建筑面积进行测绘、对完成的工程量进行评估鉴定,诉讼成本将会增加。为减少当事人的诉讼成本,实质性化解矛盾纠纷,岔河法庭决定到双方所在村居继续进行巡回审判,并邀请县人大代表、该村村支部书记陈小平以及驻村干事、其他乡贤等“法律明白人”共同参与调解。
陈小平等“法律明白人”认为,建房本是好事,如今搁置了,要尽快解决问题,继续把房子盖好。放置时间久了,建房材料会折旧、损耗,人工费也在不断增长,损失会越来越大。再者,纠纷一天不解决,其他工人的工资也一直被拖欠,于人于己均非利事。经过劝解,双方表示不再继续履行合同,按现状进行结算。“法律明白人”又引导双方可以通过结算人工、成本的方式,先计算邵某方的实际支出费用,在此基础上再行对账、结算。邵某和韩某对此表示同意。
三轮对账后,双方初步确认了邵某所聘请工人的工资及其他实际支出。其间,韩某又提出了整改费用及停工损失,让调解工作再次面临陷入僵局。对此,承办法官耐心给当事人分析利弊,释明法律。经过3次调解,邵某和韩某终于达成一致意见。
邀请乡村“法律明白人”参与调解是如东法院开展多元解纷工作的一个缩影。下一步,如东法院将不断丰富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渠道和方式,进一步强化辖区法庭诉源治理责任,更好服务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基层社会治理,服务人民群众高品质生活需要。
通讯员 吴云霞 时靖记者 王玮丽
[编辑:张檬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