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0日,在“谷雨”节气,南通迎来了首届“人才日”,对南通的157万人才来说,从此有了一个专属的节日。这也是江苏首个通过人大依法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确定的“人才日”。
“人才日”系列活动渐次开展,南通设立这样一个节日背后的深意和实现路径也日渐清晰:设立这样一个节日,是为了礼敬人才,更是为了和人才一起创造未来。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以专属节日形式礼敬人才
3月30日,南通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作出决定,将每年的“谷雨”(阳历4月20日左右)确定为“南通人才日”,以专属节日形式礼敬人才。
为什么要通过人大设立“人才日”?1980年,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主要职权明确为立法权、选举任免权、重大事项决定权和监督权。可以说,重大事项决定权是宪法和法律赋予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一项重要职权,是把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转化为国家意志的重要途径,也是保证人民在党的领导下依法行使人民当家做主权利的重要形式。在江苏地级市中,南通率先通过人大行权设立“南通人才日”,引领全社会营造尊重人才、吸引人才、用好人才的浓厚氛围,这充分体现了南通对人才强市的高度重视和招才揽智的博大胸襟。
“人才日”为何会选在“谷雨”?南通市人大常委会科教文卫主任马如山介绍,谷雨有“雨生百谷、生机勃发”的美好寓意,对南通来说,4月份也是有纪念意义的人才活动月份。1903年4月,近代著名实业家、教育家张謇先生创办的民立通州示范学校开学,该校是中国师范教育的三大源头之一;1916年4月,张謇聘请荷兰水利专家特莱克来通担任保坍会驻会工程师,大大改观了南通水利工程局面。同时,4月份全国各地各类人才招引活动较多,人才回乡访友活跃,可以通过全市上下联动,举办人才系列活动,营造良好的“人才日”氛围。
人才激发创新驱动的活力
崇文重教、爱才惜才根植在南通的基因里。张謇先生坚持“为天下惜人才,为万世存正论”,在家乡办教育、兴实业,创造了“中国近代第一城”的辉煌。
南通滨江靠海靠上海,曾因交通落后被戏称为“南通难通”。再加上上海等周边城市对人才的虹吸作用,有“教育之乡”之称的南通,常常面临通籍毕业生“高考出去一火车,毕业回来一卡车”的尴尬。
为此,南通坚持把人才作为创新发展的强引擎,连续13年实施“江海英才计划”,迭代升级“人才新政”到3.0版本,以最大诚意、最好资源、最优服务吸引人才。
南通对人才的重视体现在这些数据里:从人口净流出城市实现“华丽转身”,人口净流入达27.7万。去年海外引才指标列江苏第一,人才资源稳居全省第一方阵。今年高校毕业生在南通就业的数字已经破万,变成了“出去一火车,回来两火车”,绘就了南通与人才双向奔赴、彼此成就的动人画卷。
得益于人才助力赋能,南通城市能级不断提升,2020年昂首迈入“万亿俱乐部”。去年南通经济总量突破1.14万亿元,列全国大中城市第23位、地级市第9位,连续五年获全省高质量发展综合考核第一等次。
跻身“万亿”俱乐部后,南通如何在上海大都市圈中保持持续竞争力?“十四五”期间,南通迫切需要将空间、资源、区位等独特优势,转化为创新优势和发展胜势。只有人才才能激发创新驱动的活力,为南通高质量发展驶入“快车道”,加快建设“一枢纽五城市”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撑。但是,人才总量、结构、素质等尚不能完全满足南通高质量发展的实际需要,青年人才、产业人才、创新人才还存在短板,人才集聚度、活跃度不高,人才政策的集成性、精准性不够。
聚焦高质量发展的需要,南通画出了人才储备“路线图”。《南通市“十四五”人才规划》明确,到2025年,全市人才总量力争达到175万左右,年均增长率4.1%。其中,领军型高端人才800人,优秀企业家人才1万人,高技能人才55万人,新兴产业人才10万人,青年人才20万人,公共服务人才17万人,乡土人才6万人。
为青年人才创造更好机遇
青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也是城市发展进程中最富活力、最有生机的力量。
183家用人单位带来近7000个岗位,专家围绕推进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青年人才集聚等主题建言献策,南通国际青年人才港项目签约……首届“南通人才日”活动精彩纷呈,每个活动都聚焦青年人才,足见南通对青年的渴求与诚意。
“2016年,南通就提出建设青年和人才友好型城市的目标,在全国较早把促进青年发展融入城市发展。”在青年发展型城市暨青年人才队伍建设高峰论坛上,团省委副书记张永意对南通重视青年培养和发展印象深刻。
近年来,南通把促进青年全面发展摆在重要战略位置,以青年和人才友好型城市建设为抓手,努力为青年人才发展创造更好机遇和优厚条件,吸引了众多青年人才来到南通创新创业。
“知不足而奋进,望远山而力行。”南通连续两次在党代会报告中明确建设青年和人才友好型城市。南通以《南通市青年发展规划(2021—2025年)》为纲,45家职能部门密切配合,陆续出台一系列青年和人才招引政策。
选择一座城市,既要有乐业的土壤,又要有安居的生活。首次来通就业或创业的全日制普通高校大专和本科毕业生,可在参保半年后分别享受大专500元/月、本科1000元/月的综合补贴。在通工作的快递小哥、外卖小哥等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可到“江海新才”学院深造,顺利毕业的学员仅需承担两成学费。符合条件的人才可以享受最高每月2000元的父母养老补贴,职能部门通过“免费住、低价租、补贴买”解决青年基本住房需求……
图片:何家玉 许聪 俞慧娟
愿不愿意选择一座城市,比较的是发展机会;能不能留下来安心发展,考量的是内心认同。“我想在未来的日子里,与南通一起见江、见海、见世界!”在“状元故里、宾至如归”2022年南通市首届大学生短视频大赛获奖选手现场分享创作感悟时,南通职业大学应届毕业生巫昊晟动情地说。像巫昊晟这样落户南通就业或创业的大学毕业生越来越多。自2019年以来,高校毕业生留通、来通、返通规模持续增加,年均增幅达14.68%。去年南通新增参保高校毕业生再创新高,达4.81万人。
参加“人才日”活动的星源材质(南通)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刘瑞同样看好南通。他说,企业的技能型人才享受到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说明南通的人才环境越来越好。南通是一块创新创业的热土,相信未来发展会越来越好。
打造长三角北翼人才高地,需要久久为功、多方发力,方能风生水起、英才云集。我们期待着,通过设立“南通人才日”,南通全市上下进一步凝聚共识,调动各方资源,持续优化“如鱼得水,如鸟归林”人才发展生态,让越来越多的人才“通通都来”,和南通实现“彼此成就”。
[编辑:张檬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