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棵棵“潮汐树”,尽展生态之美;一艘艘全球“首船”,彰显产业之兴——今年以来,南通启东频上热搜,全国扬名。
(资料图)
作为全国唯一靠江靠海靠上海的县(市),大江大海赋予启东瑰丽的自然景观,更孕育独特产业禀赋,在三水交汇处激荡高质量发展万千气象。
格局重塑,释放“江海之利”
阳春四月,大江潮涌。在启东市北新镇万安村凭江南望,长长的栈桥从江岸伸入江心。南通“八龙过江”规划中的“第六龙”——沪渝蓉高铁(北沿江高铁)将在此横跨长江北支。未来,从启东乘高铁去上海,半小时可达。
向北30公里,越过一座座集装箱组成的“钢铁山峦”,远处环抱式港池如双臂舒展,将蔚蓝大海拥入怀中。作为江苏首个应用5G技术的智慧港区,通州湾新出海口吕四起步港区正加速构建“铁路进港区、内河连码头、港口通大洋”的现代化集疏运体系,加快打造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北翼江海组合港。截至目前已迎来115艘外轮,实现“开港即繁忙”。
在地图上,启东到上海浦东的直接距离仅66公里。但过去过江没有桥,到上海要在路上颠簸五六个小时。未得江海之利,反受江海之困,在长三角地区交通网络中,启东长期处于“神经末梢”。直到2011年崇启大桥建成通车,启东成了对接上海的桥头堡。如今,全国联网的高速铁路和直通全球的深水大港,正从根本上重塑启东交通格局。
交通之变引领格局之变,风口已至成为全市共识。深入贯彻落实全国两会精神,以“首要任务”为题,启东正掀起一场“头脑风暴”。围绕“四个走在前”重大任务,各单位、板块负责人纷纷展开大调研,明思路、定目标、晒举措。
产业深融,迈向“沪苏一体”
拥江揽海、紧邻上海,启东发展注定要“冲浪”江海。如何打好产业牌?“一条船”给出了答案。
4月21日,启东中远海运海洋工程有限公司灯火通明,工人正加班建造长335米、目前全球最大吨位的海上浮式生产储油平台。长三角像一条‘经济巨龙’,与龙共舞才能借势跃升。启东锚定上海大都市圈“1+8”空间协同规划赋予的全球功能支撑性节点定位,启东将发挥岸线、空间、产业配套等优势,主动融入长三角产业链和创新链,在深度竞合中量质齐升。
创新在浦东,创业在启东。药源生物总经理唐文生早已习惯“双城生活”。药源生物2003年成立于上海张江,2017年将产业化基地落户启东高新区,已承接近百个创新药项目。以“打造配套浦东产业园”为定位,启东高新区现已入驻500余家企业,超八成来自上海。今年一季度,园区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7个,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3个。
倚江海之力,因江海而兴。启东发展跳出了产业梯度转移的老路自,踏上了科技创新驱动的新征程。在2022年度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榜单上,启东比上年跃升4个位次。今年一季度,启东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5.60亿元,列南通县(市、区)首位。
生态蝶变,妙绘“百里缤纷”
4月20日,江苏省生态环境厅公布3月份全省54个县(市、区)空气质量状况排名,pm2.5启东蝉联榜首。在全省pm2.5浓度排行榜上,启东已连续4年稳居第一。
独拥178公里江海岸线,生产、生活、生态“黄金分割点”怎么切?贯彻新发展理念,启东坚持规划先行,将生态文明建设与推动产业升级、创造美好生活有机结合,探索“三生融合”新路径,起笔“缤纷百里”新画卷。过去10年,启东海工船舶工业园未增一寸长江岸线,规模工业产值却从2012年的37亿元增长到去年的245亿元。如今,园区超半数船企升级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一季度规上总产值同比增长27%。驱车启东江海岸线,吕四港湾、长江入海口、锦绣江岸、垦牧文化、大国重器5个特色风貌区串珠成链,共绘缤纷。
绿起来、美起来的,不只沿江沿海。从空中俯瞰,启东形似半岛,178公里黄金岸线环绕绿意盎然、清水畅流的市域,犹如一块“金镶玉”。据统计,截至2022年底,启东建成区绿地率41.02%、绿化覆盖率43.89%,城区栖息着上千只野生鹭鸶。“惊飞远映碧山去”的诗情画意,成了启东人抬眼可见的寻常风景。
下阶段,启东将继续聚力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继续放大“窗口”效应,精绘产业、生态高质量发展缤纷画卷,为服务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助力南通打造全省高质量发展重要增长极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作者:张旦前 朱陈博)
[编辑:苏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