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一家民营企业,是怎样用38年的奋斗,从白手起家到成为我国最大的粉末冶金含油轴承生产基地,并问鼎国家级“单项冠军”? 初夏时节,走进江苏鹰球集团新材料生产基地,一车车的“粉末冶金超微小精密含油轴承”,在无声中给出答案。这个由鹰球集团自主研发的粉末冶金轴承,曾获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及市科技进步特等奖,并取得了三项国家发明专利,一举打破国外技术封锁,推进了我国微特电机的国产化进程。 “我们在产品研发上始终保持‘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强势,正是这种融合创新的技术能力使鹰球集团在行业内站稳脚跟。”江苏鹰球集团董事长申承秀说,以“科技创新”作为企业“源动力”,激活了粉末冶金行业一池春水,也为中国粉末冶金行业发展树立了标杆。 20世纪80年代,鹰球集团从小作坊起步,主要从事玩具轴承的生产。当时,申承秀意识到粉末冶金行业发展的前景广阔,但国内技术相对落后,很多高新技术被国外垄断,依赖进口。 如何破解?鹰球集团选择啃“硬骨头”,潜心自主科研。在没有相关的参考资料、没有图纸和配方、更没有成功经验可借鉴的情况下,他们凭借自己的坚持,反复分析,反复研制。 随着粉末冶金新产品、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的研发成功,鹰球集团实现了华丽转身,也让申承秀意识到,企业要发展,核心技术是关键。多年来,鹰球集团累计投入3亿元用于粉末冶金新材料生产基地的建设,重点研发和生产高性能粉末冶金和磁性材料制品。申承秀和团队先后研制开发出粉末冶金铜基、铁基、铁铜基含油轴承,中高强度结构件,金属注射成形零件,金属粉末材料等五大系列、4000多种规格的粉末冶金产品,畅销国内20多个省、市及日本、东南亚、欧美等国家和地区。 从创业到建立研发中心再到树立行业标杆,鹰球集团发展的每个时间节点,都体现着科技创新的力量。眼下,鹰球集团投入2000多万元引进智能设备,加快产业升级和技术改造,生产效率提高了30%以上;去年新开工的项目正在有序建设中,项目建成后可形成年产6亿件高性能粉末冶金精密含油轴承的生产能力。 创新是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而什么又能让创新持久呢?申承秀给出的答案是:学习和取经。 中南大学、南京大学、北京科技大学这三所高等院校,在粉末冶金新材料研究领域具有前瞻性的研究基础。鹰球集团先后与这三所院校进行了长期的产学研合作,累计获国家发明专利20多项,多次承担并实施国家火炬计划、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项目、江苏省科技成果转化项目、江苏省重点研发项目。与北京科技大学共同合作实施了“高性能粉末冶金精密微型成形技术在航空航天中的研究与应用”。与中南大学合作研究开发“超高强度、高耐磨粉末冶金制品研发”项目,相关产品技术水平已达到国际同行业领先水平。 除此以外,鹰球集团不断完善人才管理机制,制定员工培训计划,推行创新激励机制,营造人人创新氛围。无论是管理层、技术层还是一线员工,只要有好点子并使之落地,都给予奖励。 “我所理解的‘敢闯敢干’精神,就是放开手脚大胆干,敢于走别人没有走过的路,做别人没有做过的事。”申承秀说,凭借着这股创新精神,鹰球集团用15年的时间,走完了一般粉末冶金企业需要30年才走完的路程,走出了一条粉末冶金行业创新型企业品牌升级之路。 “2023年是南通‘营商环境提升年’,南通市及海安市在办税、融资、参与市场竞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减负’‘赋能’的帮扶政策,也让我们民营企业有了‘敢闯敢干’的底气。”申承秀表示,她将带领企业继续稳步提升高性能粉末冶金含油轴承市场占有率及品牌知名度,不断实现生产技术和工艺的突破。同时发挥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的引领示范作用,带动上下游产业链协作创新,在细分市场做精做专。 记者 吴霄云
[编辑:奚柯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