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通剧现代小戏《瞧这两亲家》在首届“田汉杯”中国· 响水小戏大赛中荣获季军。“《瞧这两亲家》今年还获得全国民间文艺展演最佳节目奖。我们努力实现优秀传统艺术的回归,每年都要演出小戏小品近百场,希望扎根乡土,‘种’出文化精品。”南通市通州区文广旅局剧目工作室副主任何婷婷表示。
通州是一座有着厚重历史文化的城市,在通州区内集聚着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共有市、区级文物保护单位25处,国家、省、市、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2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39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21处。近年来,通州在传承和传播中不断创新探索,促进传统文化适应市场规律和新的传播方式,并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力争让传统文化在新的土壤中“别开生面”,传递出新的表达。
(资料图)
演绎传统,塑新时代文化气质
“柳兰莺本是那闺阁女子,为情分竟也能赴汤蹈火……这陈英本来是为情而往,却难挡人世间世态炎凉……”5月底,大型新编传统通剧《陈英卖水》在南通更俗剧院成功试演。老戏焕新,让通城戏迷大饱眼福,传统戏曲散发出新时代的魅力。
通剧衍生自童子戏,是通州区地方传统戏剧,国家级非遗保护项目,其表演形式已有千年以上的历史。近年来,通州借力“中国曲艺之乡”“江苏省特色小品之乡”等品牌打造,实施通剧振兴工程,在童子戏的传承和发展基础上大胆创新,根据时代的要求进行艺术再创造。
“传统的童子戏声腔旋律简单,常用锣鼓等打击乐来伴奏,对于现代观众来说略显枯燥。以《陈英卖水》为例,我们融入了乐队,并且从舞美、灯光、造型等方面都做了提升,从表演、唱腔,到呈现形式上都变得更加丰富多元。”《陈英卖水》的主演葛豪表示,相较于童子戏,通剧的表演更趋专业化,手眼声法步的表现形式逐渐向成熟戏曲靠拢,这是通剧发展的最显著变化。
在推进传统通剧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通州先后创作诞生了《范老爷判婚》《瓦匠女人》《陈英卖水》等一批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优秀小品、小戏,激发了通州曲艺事业发展的新动能,促使小品创作再次进入发展的快车道,并带动其他门类艺术并肩前行。
“2021年,区文化馆引入数字技术,筹备拍摄非遗项目通州民歌、童子戏纪录片,目前,两部纪录片基本成型。此外,2021年年初正式启动传统文化连环画、原声动画制作项目,让通州的传统文化以更多元化的形式得到保护、传承和发展。”通州区文化馆馆长王彦芳表示,数字技术的介入将让更多人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随时随地体验感受通州传统文化的魅力。
追寻传统,炼新时代文化精华
近日,南通大学张謇研究院特约研究员曹炳生专程来到张氏墓祠(张公祠)、张氏宗祠,现场察看修缮、展陈情况,为下一步如何充分利用相关历史遗存开展青少年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提升通州的文化美誉度做准备。他说:“通州有关张謇的3处文保单位清晰呈现了张謇家族在通州的生活、迁徙情况,对我们研究张謇的生平有重要价值。”
历史遗存是文化的重要载体和历史见证,具有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的重要作用。通州现有张氏墓祠(张公祠)、张氏宗祠、张謇祖居等市、区级文物保护单位25个,8处一般不可移动文物,完好率达到100%。一直以来,通州遵循“修旧如旧”的原则,系统推进历史遗存保育活化,科学高效开发利用,让历史遗存焕发新活力,让人民群众看得见岁月留痕,留得住文明根脉。
通州充分挖掘整合张謇在通州的历史人文资源,总计投入1500万元,对有关张謇的3处文保单位进行了修缮保护及周边环境整治提升。目前,张氏宗祠整体修缮一新,张氏墓祠(张公祠)已完成文物本体修缮、室内展陈,已具备开放条件。张謇祖居本体修缮工作也已完成,室内展陈已经进入施工阶段,有望年底前向公众开放。
与此同时,通州加强清代砖窑遗址、中国传统村落西大街、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御葬坟等历史遗存的调研走访,通过现场察看、走访了解等方式搜集相关资料,为下一步研究如何保护和利用提供保障。力争让历史文化遗产在新时代“活”起来、“传”下去,提升城市内涵。
复兴传统,立新时代文化自信
6月6日,“通州民歌”项目非遗传承人赵娟在通州中专开设的“通州民歌”课程上,为孩子们讲解了民歌的源起和发展的知识。
“非遗进校园”,是通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工程落地的一个缩影。自2014年至今,通州开展了“蓝印花布印染技艺”“剪纸艺术”“通州民歌”“荷花盘子舞”等14个门类“非遗进校园”培训课程,惠及2万多人次。非遗传承发展逐步实现了走近群众、贴近群众,“见人见物见生活”,有效提升了传承效果。
近年来,通州始终坚持“抢救第一,保护为主,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方针,开展全面普查,摸清全区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家底,建立了完备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档案。同时,通过摄制宣传片,开展推介活动、文艺调演,发展直播带货、拍摄短视频,保护代表性传承人,鼓励帮助非遗项目不断创新,提高开发力度等形式,扩大影响力,让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观念深入人心。
传统手工艺作为一种载体,只有与时俱进,在传承中创新、发展,才能持续延伸生命力。为了让蓝印花布被更多人认识、接受,蓝印花布印染技艺国家级“非遗”传承人王振兴在传承的基础上,首创印染深蓝、中蓝、浅蓝3种颜色的新工艺,改变了单一的蓝色格局。王振兴还潜心研究,将“蓝印花布”传统工艺与现代元素相结合,设计开发出符合时代特色的花型,让花型从原先的10多种丰富到如今的500多种。此外,他还把蓝印花布制作成壁画、台布、服饰、画轴、壁挂等,使产品更加丰富、更易被现代人所接受。“老手艺”创造出新价值,产品远销日本、韩国、中国香港地区和欧美等国家。
“文化自信离不开文化沉淀。传统文化不只是历史的见证,更是文明血脉的延续,是为明天沉淀时代精华。”通州区文广旅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传统文化引发现代人的共鸣,是因为精神内核和价值是传统的,呼应的情绪与主题是当下的。通州将进一步把握“变与不变”这个度,为传统文化注入的生机与活力,让浸透灵魂的优秀传统文化融进新时代,从落地生根走向枝繁叶茂。
(童轩 徐爱银)
[编辑:俞鑫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