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降准0.5个百分点 释放1.2万亿 为何此时降准?意味着宽松吗?】距离中国高层提及“适时降准”后的第三天,中国央行就正式出手,决定于2021年12月15日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不含已执行5%存款准备金率的金融机构)。本次下调后,金融机构加权平均存款准备金率为8.4%。
为何此时降准?带来哪些影响?意味着宽松吗?
支持实体经济疫情暴发之后的恢复期撞上了国际大宗商品的涨价潮,面对国内外风险挑战,今年中国经济在保持平稳前行的同时,也遇上了转型调整的压力。
“选择在当前时点进行降准,体现了货币政策做好跨周期调节。”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表示,降准可以释放长期流动性,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提升金融服务能力。
温彬认为,虽然完成今年的经济增长目标压力不大,但对于明年而言,经济工作面临不少的压力和挑战。在今年收官和明年开局之际,进行降准有助于缓解经济下行压力,平滑经济增长曲线,不仅有空间,而且有必要,这是做好跨周期调节的应有之意。
浙商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超也表示,随着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货币政策首要目标正在切换至稳增长,通过降准应对经济增长下行压力正当其时,这对于做好跨周期调节、维护经济大局总体平稳、增强经济发展韧性也至关重要。
央行有关负责人称,此次降准的目的是加强跨周期调节,优化金融机构的资金结构,提升金融服务能力,更好支持实体经济。
释放1.2万亿降准的直接效应是为市场提供资金。
上述负责人表示,此次降准为全面降准,除已执行5%存款准备金率的部分县域法人金融机构外,对其他金融机构普遍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同时考虑到参加普惠金融定向降准考核的大多数金融机构都达到了支农支小(含个体工商户)等考核标准,政策目标已实现,有关金融机构统一执行最优惠档存款准备金率,这样此次降准共计释放长期资金约1.2万亿元。
对于此次降准想要达到的效果,该负责人给出了三方面内容。
一是在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的同时,有效增加金融机构支持实体经济的长期稳定资金来源,增强金融机构资金配置能力。
二是引导金融机构积极运用降准资金加大对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
三是此次降准降低金融机构资金成本每年约150亿元,通过金融机构传导可促进降低社会综合融资成本。
温彬认为,此次降准符合市场主体所需。虽然在国家系列保供稳价政策作用下,近期大宗商品涨价势头基本被遏制,电力供应紧张状况有所缓解,以制造业PMI指数代表的经济景气度有所回升,但小型企业复苏基础仍然不稳固,其PMI指数已经连续7个月位于荣枯线之下,对进一步的政策支持仍有需求。
“此次降准便体现了宏观政策围绕市场主体需求所展开,是货币政策加大对企业纾困的具体体现。”温彬说。
“信用风险开始缓释的背景之下,股票市场中的不少行业或将因此受益。”中信证券明明认为,首先,对银行板块的利好最为确定,前期压制银行板块表现的经济景气和资产质量悲观预期有望逐步修正。
取向没有改变全面降准是否会改变中国的货币政策取向?
“稳健货币政策取向没有改变。”上述负责人指出此次降准是货币政策常规操作,释放的一部分资金将被金融机构用于归还到期的中期借贷便利(MLF),还有一部分被金融机构用于补充长期资金,更好满足市场主体需求。
该负责人强调,央行坚持正常货币政策,保持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不搞大水漫灌,为高质量发展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认为,当前降准已属于“货币政策回归常态后的常规流动性操作”,不会带来大水漫灌效应,既不会带动信贷、社融增速大幅冲高,也不会推动宏观杠杆率明显攀升。
温彬还指出,未来,央行将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进一步提升货币政策的自主性、前瞻性和有效性,兼顾内外平衡,继续利用结构性和直达性政策工具,加大对中小企业、绿色发展、科技创新等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推动经济爬坡过坎,促进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