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时艰
奥密克戎病毒,席卷全球,高传播、高传染……
阳春三月,春风和煦,此时病毒却顽固地与人类较量,沐风浴雨已是奢望,足不出户才是必选项。
5日,南通出现核酸检测呈阳性的居民。
9日,办公室附近整楼的居民被医学隔离。
11日,中南世纪城居民小区被封控。
情势急转直下,随即便是一位位逆行的“大白”伴我们左右,可敬又可爱。
疫情面前,自觉居家,便是守护,可生活还得继续呀,柴米油盐,蔬菜瓜果,就连日常使用药品的购买,如今都成了居民的困扰。
楼下的顾师傅,家中还有一位90多岁的年迈母亲;隔壁的张女士,患严重抑郁,迫于疫情独自居家……足不出户,带来的问题远比想象得要多。
Ⅱ 与共
社会,总存在着维系人与人之间的各种纽带;社会关系,也正因为这些纽带而被一层层构建。
微信群不断发出提示声,声声都在提醒着我,顺手一看,不禁潸然,丝丝暖流涌上心头。志愿者群、买菜群一个个建立了起来,问题的提出、措施的解决使得群内纷纷热闹了起来,现代小区那钢筋水泥围建起来的隔阂,正在中国人特有的邻里氛围中,逐渐熔化。
可能是工作的原因,医药和病患总是我关注的重点。
“组一个送药小分队,药房找药,买药送药,急人所急!”
无需迟疑,医药志愿群立即建立,高济天天乐药店配药,博嘉志愿者找药接药送药,第一人民医院急诊外科朱保峰主任、夏钱前护士专业问诊,在线医药登记……
一气呵成,医药渠道当即开通。干活!
Ⅲ 前行
打开医药登记表,中药采购需求在列,细心的居民附上了药方,标注了医院,写明了主治医师,她的无奈与急切尽显其中!
“家里的中药喝完了,药渣子煎了又煎,能不能帮帮忙呀?”电话里的声声呜咽饱含恳切之情。
询问了几个管控区域内的药房,都不尽人意。扩大搜索范围,直至晚上10点多钟,经国药集团恒康堂邓店长联系,终于找到了同仁堂,给药方,抓药。
志愿者接过店长手中的药,以最快速度送至在封控边界区等待的志愿者,经过几位志愿者几番接力,这副中药从同仁堂,终于辗转到了居民手中。
夜已深,城市中穿梭的身影无一不是他们内心的写照——救人助人。
Ⅳ 背影
服务百姓,服务社会,关怀患者。
在医药登记表中,一味味药,一位位居民,都需要悉心关照。
12日下午4时,药品:非洛地平缓释片;标注:急救药。
13日日上午10时,药品:胰岛素;标注:处方药。
13日上午9时,药品名:苯溴马隆;标注:痛风药。
14日上午11时,药品:精神类药物;标注:处方药。
14日下午15时,药品名:甲磺酸奥希替尼片;标注:抗癌用药。
……
药品背后是患者阵阵疼痛,只有真切地感知到这份痛楚,我们才会在防控区、封控区之间,不停地穿梭,不分昼夜。
也只有知道百姓对美好生活不懈追求,我们才会在医院、药店、居民楼之间,不停地穿梭,不知疲倦。
疫情无情,人心温暖,我们的队伍很庞大,无论是在前线,还是后勤保障,我们都用强大内心和专业操守,庇佑每一个生的希望。
我们留下的不会只有背影——还有希望。不带翅膀的天使,坚持住,疫情终将会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