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2016年6月,如皋市跻身“江苏省首批海绵城市建设试点”, 作为一项新的城建理念,围绕试点建设目标,创新举措、试点示范,取得了一定的工作成效。
坚持规划引领。先后编制完成《海绵城市专项规划》《如皋市暴雨强度公式及雨型研究》《海绵城市规划设计导则》等技术文件,强化顶层设计。编制《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实施方案》,统筹安排水系治理、公园绿地、道路广场、建筑住区等试点项目。
建立管控制度。出台《海绵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办法》《关于加强建设工程设计方案联合审查工作的实施意见》等文件,将海绵城市建设要求纳入土地出让规划条件,不断充实海绵城市建设专家库。编制《海绵城市规划设计导则》,制订专项方案编制大纲、专项施工图审查要点,严格专项审查,并作为建设工程施工许可证核发的前置条件。同时不断完善图纸交底、过程监管、竣工备案机制,着力实现规划、设计、建设、验收的全过程管控。
打造试点示范。紧扣“全域修复、开放流动、互联互通”这条核心主线,综合运用“渗、滞、蓄、净、用、排”等技术手段系统性推进。一是强势推行“城市发展到哪里,就疏墒、挖沟、扩河到哪里”的城建新政,围绕“六横两纵、外圆内方”城市清水网建设,投资10多亿元实施茅雉河工程,联动如泰运河与大明河,拓展“大动脉”。实施龙游河二期工程,联动龙游河与外城河,完善“南引北排”水系格局。实施宝塔河工程,联动龙游河与茅雉河,城市水系实现“双保险”。恢复大司马河,联动区间河与幸福河,疏通“肠梗阻”,并同步推进皋南河、宏坝河等13条城区河道的联通整治。二是优选试点区内金色家园、吾悦广场区间路、动植物检测中心海绵改造等项目,从方案设计、施工建设、运行维护等方面,全过程指导把关,打造一批有创新、富特色、显效果的示范工程,并制作专题片简单而形象地再现市级层面推进海绵化道路改造和建筑住宅区提升的工作历程,总结提炼出如皋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十步工法、十大环节和十项要领”,在项目建设中加以运用,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海绵城市“如皋模式”。三是推广再生水利用,依托“控藻浮游动物引导水体生态修复技术”,将红十四军纪念馆内部河道改造成生态湿地,对同源污水处理厂达到一级A标准的尾水进行处理,达到地表Ⅳ类水后排入宏坝河;建成宝塔河、大司马河憩园等海绵型绿地,普及透水步道、植草沟、生态树池等建设理念,打造新城吾悦广场、亿联广场屋顶绿化,着力增加“弹性”设施,减少面源污染,丰富海绵内涵。
培育技术力量。聘请江苏省城市规划设计集团为技术支撑,从制度建立、方案设计、施工管理、运行维护等方面进行全过程指导。先后组织人员到镇江、池州、青岛、济南、西咸新区、昆山等国家和省级试点城市进行实地考察学习,吸纳成功经验,掌握具体做法。引进外地规划设计单位和有丰富海绵城市施工经验的队伍开展项目建设,并组织本地海绵城市建设管理及施工人员到现场参观学习,为海绵城市建设本土化发展积累人才储备和技术力量,为后续大范围推广海绵城市建设提供技术保障。
没有海绵城市工程,只有落实海绵城市理念的工程,经过几年试点的实践,不断摸索出海绵城市建设的“如皋经验”,坚持“技术指标服从、宏观与微观结合、安全与美观并重”,坚持既“不唯景观”也“不唯海绵”。下一步结合试点工作实践,通过梳理、总结,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海绵城市“如皋模式”,并逐步将海绵城市建设管控范围扩展到全市域,实现系统化全域推进。
(如皋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王坚)
[编辑:高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