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寒风吹进了十二月,颤动着干枯的枝,洋海线、东通线、东三线的沥青路面摊铺正在井然有序地推进中,黑色的沥青在阳光照射下升腾着热气,海门区“四好农村路”循环路建设依然热火朝天。近年来,海门区大力推进农村公路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坚持建管养运并重,不断深入产业、生态、服务、科技创新领域的延伸,实现农村公路与乡村振兴融合发展、同频共振。
以路为媒,畅通乡村振兴“大动脉”,“四好农村路”建设独领风骚。县道辐射城乡,乡道往来交织,村道阡陌纵横……近年来,海门区持续加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仅2019-2021年,已累计投资1.5亿元建设农村公路62.5公里,沥青摊铺42公里,改造危桥和宽路窄桥63座,四级以上双车道农村公路实现行政村全覆盖。2022年持续推进农村公路路面改善提升工程,打造畅通美好的出行环境,围绕补齐农村公路短板,改善路网结构,继续投入约1.3亿元,提档升级乡村公路20公里,改造危桥和宽路窄桥17座,县道大修13.4公里,目前所有项目均已进入扫尾阶段,预计12月底前全部完成。通行质量的提升、路域环境的改善、基础设施的健全、农村路网结构的改善,为加快乡村振兴提供了先行保障。
略施粉黛,聚集乡村振兴“人气”“财气”,“四好农村路”建设修一条路、造一片景、富一方百姓。近年来,海门区持续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与美丽乡村深度融合,提升打造了一批产业振兴致富路、乡村文化旅游路、美丽生态景观路等多彩特色美丽农村路。2019年,打造常久公路,成为海门区“最美旅游公路”,有效推动了乡村旅游业的发展;2021年,培育环线荣获江苏“美丽农村路”称号,平中路获“平安放心路”称号;2022年汝龙路、环镇西路、毕径河路等六条农村公路通过“一镇一环线”整治已经实现华丽转身,纷纷成了当地村民津津乐道的打卡景点。错落有致的行道树、干净整洁的沥青路面、雅俗共赏的游园小品……徜徉其中,路畅景美,仿佛置身于美丽多彩的画卷中。据悉,海门区围绕乡村生态振兴,突出路域特色、乡镇特色,致力2023年再打造2条美丽农村路,推进农村公路与城镇道路和村内道路的有效衔接,促进“农村公路+”融合发展,助力乡村旅游的发展。
以工代赈,辐射乡村振兴的“毛细血管”,“四好农村路”建设任重道远。农村公路项目多、分布广,犹如神经末梢,延伸至乡村各个角落。在农村公路日常养护招投标时,海门区政府要求养护企业增设公益性岗位,优先录用农村公路沿线群众参与人工保洁、绿化养护等项目。同时鼓励引导乡镇人民政府通过聘用民间路长、长大桥桥下空间管理员等技术含量较低的岗位,为低收入户提供就业机会。目前海门农村公路已为1200余人提供就业,平均年收入近24000元,授之以渔,带动沿线贫困户脱贫增收,同时营造了共同管路、护路的良好氛围,已形成政府主导、部门牵头的工作格局,着力解决“四好农村路”建设中管好、护好的短板问题,推动“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大力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有效支撑现代化强区建设。
经过多年的“四好农村路”建设,原本一条普普通通的农村公路,一跃成为群众增收致富的康庄大道,也成为海门区经济腾飞的大动脉。站在新的起点上,海门区将深入贯彻落实二十大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工作精神,本着“乡村要振兴、农路需先行”的定位,不断深挖自身潜力,引领示范,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强大动力,在江海大地上奏响乡村振兴的“变奏曲”。
文|记者 彭军君 通讯员 袁丹华 图|海门公路提供
[编辑:俞鑫城]